|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考古专论
青铜时代早期中国北方的社会形
--关于二里头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比较研究



[以]吉 迪

  尽管关于范杖子墓地的发掘资料还不完全,但却与大甸子墓地看到的情况基本相似。我们还缺乏关于这两个墓地的关键性材料,比如每一类型的墓葬的随葬品的数量、随葬品的分布、墓主的年龄、性别等等。据现有的资料,把两个遗址的墓地按劳动投入的多寡和随葬品数量的差异分组划分是有道理的。可想而知,能拥有某些随

葬品诸如彩陶、磨制石斧、甚至有限的贝壳和珍奇物件所体现的社会等级和财富积累这些特征,似乎表明了当时的社会性质。但正如很多人指出的,我们不应断定墓葬的差异就是社会地位的准确反映,或者说墓葬的投入就贴切地反映了每个死者的经济地位。即使我们断定确实存在地位的差异,但仍不清楚这种差异是结果(如果是结果,那就和年龄性别有很大关系)还是起因。

  按照墓葬的规模和内容,在二里头遗址发掘的墓葬通常分为三类13,迄今只发掘了一座大型墓葬,位于一座大的建筑基址(二号“宫殿”)的主宫和外墙间,这座墓长5.2米,宽4.25米,深6米,内壁附一突出的壁架,墓内已被盗空,没有随葬物品发现,只在底部发现一架狗骸骨。第二类墓通常长2米,宽6米,有些墓的内墙建有壁架,墓底面常常有朱红层面,有些墓坑还有油漆棺的残迹。这类墓一般有10~20种随葬品,主要是陶器,还有青铜器件、玉器以及海贝,其中5座富有者的墓葬中还发现了青铜器皿。第三类墓坑较小,没有随葬品和人骨架,甚至没有正式埋葬的形迹,在已发掘的100座墓中很多属于此类,但关于它们的报告只是粗略的描述。

  我们还缺乏二里头遗址墓地结构的明显证据,整个遗址上都发现了墓穴,但大部分墓似乎更集中于遗址的北部。在二里头时期的其他遗址也没能很清晰地区分出居住地和墓地,例如11号墓发掘于二里头遗址以西10公里左右的东马沟遗址,距房址很近,甚至就居于房址之间。这些墓较小,约长1.9~2.1米,宽0.5~0.8米,深0.3米,报告中没有指出墓葬的明显差异。在这些墓中总共发现30件陶器,每组随葬2件或3件。

生存基础

  在夏家店下层遗址发现的工具和食物残迹表明当时存在一种“混合型经济”,在那里,农业、畜牧和狩猎都是重要的生存活动。在发掘报告中没有提到发现谷物的标本,但石镰和磨制石斧的发现似乎说明当时产生了农业,相当数量的贮藏窖的发现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几乎在所有的发掘遗址中,考古学家都发现了动物骨骼,能辨认出的最常见的有猪、狗、羊和牛骨,其中猪骨在有关报告中数量最多。除家畜外,还发现了鹿科动物,连同在这里发现的细石器,说明狩猎在当时占重要地位。这些现象表明,在赤峰地区农业和家猪饲养占重要地位。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又反映了原始文化的另一个侧面,诸如遗址的结构、永久性设施的建筑、墓地的规模等。然而,某种社会因素或许会导致更流动的生活方式,狩猎或游牧还会继续进行。


1234567891011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