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消失和上层文化出现前的考古断层
赤峰地区社会形态的明显衰落和500多年城址情况材料的缺乏,引发了对夏家店下层具体情况以外的一般性问题的争论。这些问题包括:这一地区的社会形态为什么会衰落,又是怎样衰落的?能够复原的原始资料的缺乏或者说是匮乏是否代表了一种更原
始的社会形态?
关于公元前20世纪中期赤峰地区和中国北方其他地区以及西北地区的发展状况,这里有两种观点具有代表性:第一种观点认为,发生于周边地区的社会变化,是居于中原地区的汉族王朝向北方广大地区扩张的结果,有许多晚商文献述及商王朝与周边邻族的战争,以及商族占领赤峰南部一些地区的证据,商族迫使其敌手退出这一地区[19]。
然而,根据现有的考古材料和历史资料还不足以使这一说法成为定论。林沄认为,商族在北方地区存在的惟一证据是在这一地区的墓葬中发现的商代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与典型的北方青铜器置于一起,或许可以说这是商与周边邻族的交往而不是政治控制。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变迁是环境变化的结果。这种观点认为,气候有一个由温湿向干凉的转变,这种转变迫使居住在边缘地区的人们或者迁徙,或者改变过去定居的混合型经济的生活方式转而过着游牧生活[20]。关于中国古气候学的资料还不很完全,但我们掌握了赤峰邻近地区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史培军利用取自河道的花粉、化学素、同位素等资料得出了关于降雨和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结论[21]。降雨情况确有变化,但与夏家店下层的衰落并不一致。气候最干燥时期恰好在公元前10世纪结束之前,正是这一地区再次被占领的时期。气温的变化正好和这一地区城址形制的变化一致,最冷的时期是公元前1000年前后。而我们恰恰不掌握这一时期的考古材料。每年的平均低温和无霜期的减少肯定对农业生产有消极影响,气候的变化对生活在边远地区的社会群体肯定会产生影响,但仅凭这一因素来解释我们在赤峰地区观察到的所有社会变迁是远远不够的。
这里我想提出一个新的观点,既承认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但更强调促进畜牧业向专业化发展的社会的和经济的环境的影响。多数学者认为专门化的畜牧业不是从农业社会分离出来的,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们仅靠畜产品不足以维持生计,于是多数专业的畜牧者必须以谷物弥补其食物的不足[22],即畜牧业向专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定居的社会群体的存在。这些定居者能够给游牧者提供稳定的剩余谷物,畜牧者能够用畜牧产品购买所需的粮食。Gilbert认为,精耕农业社会的存在不仅使畜牧业的发展成为可能,而且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这种相互影响是一个动态过程。例如,精耕农业比粗放农业和畜牧业高产,使得人口得以增长;反之,聚居地区的大部分土地都用于精耕农业,使得畜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于是产生对畜牧产品的需要。而精耕农业对于居住在边远地区的人们不是惟一的选择,于是他们选择了游牧的生活方式。
考察赤峰地区的城址形制,我们会发现夏家店下层和上层的遗址方位相近。所有的考古材料证明,不论是考古断层还是原始发掘物的差异,都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即两种文化都依赖于相似的生存经济,两种文化都是定居社会从事农业、畜牧业和狩猎业的混合型经济。这两种文化与中原文化比较可以看出,在中原地区还没有强大的政治统一体的时期,夏家店下层和上层文化达到了繁荣,当强大的政治实体(商朝和西周王朝)出现于中原地区时,赤峰地区几乎没有活动或居住的迹象。我认为,这种关系正反映了上述的畜牧业和农业社会相互影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