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长城地带的东部,情况又不一样。现在考古界一般的观点认为,西辽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萌始于有较多石耜的赵宝沟文化大约始于距今7000年,这种文化明显植根于当地的以采集、狩猎为主要生业而有大型围濠聚落的兴隆洼文化大约始于距今8000年,但吸收有来自河北的后冈一期文化的因素。到了大约距今6000年开始的红
山文化时期,既有发达的石耜,又有发达的石刀銍,表明农业有新的发展。据敖汉旗的调查资料,红山文化的聚落也激增为兴隆洼文化的4倍。这时已出现了中心遗址和聚落群,有坛、庙、塚为标志的宗教中心。而从大约距今5000年起的小河沿文化,却呈明显的衰退现象。从敖汉旗的调查资料看,小河沿文化的遗址数仅为红山文化遗址的1/5。而且在大约距今40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兴起之前,似乎还存在一个文化间歇期。
关于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这次全面衰退的原因,目前尚无普遍接受的解释。宋豫秦推断是红山文化的大范围犁耕引起的沙漠化所致[25]。李水城则根据科尔沁沙地在距今5000~4000年有一次扩展,认为其引起沙地复活和扩大的气候恶化,导致农业的迅速衰落[26]。
总之,从现有的考古知识来看,夏代以前的北方长城地带已经遍布早期农业居民,但受气候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各地的农业在生业中占的比重不一,有的地区农业的发展很不稳定,甚至有间歇的现象。西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养猪业的明确证据,中部和东部的畜牧业证据还不充分。
夏代经济形态的转变和双向的文化影响
夏代始于大约距今4000年之际,那时北方长城地带的气候已经开始由温湿向干冷转化。这导致文化上的一系列变化。
在西部,对陇西的葫芦河流域的考古和地理的综合考察表明,该地在距今4200~4000年齐家文化后段是气温和降水量快速下降的阶段。距今4000~2100年则是气温和降水量继续匀速渐降的阶
段[27]。这使本来分布很广的齐家文化在其晚期呈现衰象,首先表现在聚落缩小,且分布密度降低。到齐家文化之后,这些表现愈发明显了[28]。但是在甘肃西部,大体和中原夏王朝在时代上平行,分布着一种四坝文化,这种文化可能是由河西马厂类型演变为“过渡型遗存”再发展变化而来的。从墓葬中随有穿孔石刀、环状穿孔石锄、铜镰等农具,又普遍殉牲羊、牛、马、狗、猪来看,可能是半农半牧式的经济。家畜以羊为主,墓中常见成对的羊角、羊腿、羊胛骨。火烧沟墓地曾发现有贮存粟的大陶罐[29]。东灰山遗址四坝文化地层中则采集到很多的炭化小麦、大麦、黑麦、黍、稷、高粱籽粒,进一步证明了农业的存在[30]。
在中部,上节已经谈到了大约距今4300年的突然降温事件,使河套以北和东北方的老虎山文化像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一样衰落了。但是据对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所获的有明确层位的孢粉资料分析,在套内的鄂尔多斯地区,朱开沟遗址第一段时期,仍属森林草原景观,水热指标仍在适宜于农业生产所需的变异范围内。到第三段时期即约距今4000年前,已属灌木草原景观,气候已向更为干冷方向发展。到第五段之时,已接近于典型的草原景观。当地居民的生业,也相应地从以农业为主而向半农半牧发展。从畜牧业的内部结构来说,第一段猪、羊、牛骨的比例是1∶0.45∶0.36,到第四段时相当于夏代后期已变成1∶1.15∶1.15[31]。
东部地区也和中西部一样经历过急剧干冷化的时期,这从距今4000~3800年渤海有一个明显的低海面时期,可以为证[32]。但在距今约4000~3400年间,西辽河流域却存在一种相当发达的农业定居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据敖汉旗的调查,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遗址数比红山文化要多5倍。据最近在喀喇沁旗大山前遗址该文化中、晚期8个单位所取土样做的孢粉分析,可认为当时努鲁儿虎山以西的区域是属于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景观,反映气候温暖较湿[33],这和遗址中发现的动物骨骼中有狍、鹿、兔和斑鹿药王庙可互证。对该文化的居址发掘表明,早期的半地穴式住房后来逐渐向地面式过渡,这大概也是气候逐渐转暖的反映。
王立新的研究表明,夏家店下层文化是由豫北冀南的后冈二期文化因遇突发事件而居民远距离迁徙到西辽河流域,吸收当地原居民的文化成分而产生的[34]。当这批来自南方的农业居民到达此地时,当时的水热条件应该仍能支持种植业的最低需要。后来气候的逐渐转向暖湿,则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该文化遗址面积大,堆积有厚达5~
6米的,而且常见设防的城堡和位于山顶的祭祀场所,成群的聚落分布表明社会组织的发展。
在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中,适于中耕除草中的有肩石铲占1/3以上。收割用的石刀也常见。灰坑壁上每能见到木耒留下的齿痕,说明农业的发达,特别是精耕细作的发展。很多遗址中都发现了谷粒,经鉴定,主要品种是稷和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