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北方文化与草原文明
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
形成过程论纲上



林 沄

  总之,从现代人种学的观点来看,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之际生活在北方长城地带的均属高颅的古华北类型、古东北类型和古西北类型的居民,和均以低颅为特征的汉代匈奴和鲜卑显属不同的种系。所以我们应该从“戎狄非胡”这个基本出发点来考察北方长城地带的游牧化过程。

夏代以前北方长城地

带农业的兴起

  全新世的大暖期使整个北方长城地带都开始被农业居民所占据。但由于这个自西向东绵延几千里的广阔地带,生态地质环境并不一致,所以农业发展的情形也有不同。

  在西部,距今6000~4000年期间大部分地区是一个湿热同步的气候最适宜期。以旱作农业为主要生业的仰韶文化的分布,有了很大的扩展,典型遗址有秦安的大地湾,天水的西山坪、师赵村,礼县的高寺头,庆阳的南佐疙瘩梁,平凉的庙庄等。在青海东部的循化县也发现了庙底沟因素的遗存。西进的仰韶文化人群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创造出以精美陶器为特色的马家窑文化。代表马家窑文化晚期最高发展水平的马厂类型,向西分布到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安西等地,甚至向北分布到腾格里沙漠和额济纳旗地区。在甘肃东部、中部的仰韶文化母体中则孕育、产生出齐家文化。齐家文化的墓葬中除以大瓮装粟外,还随葬猪下颌,表明在农业的基础上养猪业开始发达。

  总之在西部的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以种粟为主的旱作农业文化呈持续逐步发展状态,在甘肃东部农业聚落的分布到齐家文化前期已经有相当的密度。在甘肃的中西部和青海东部,受复杂多变的地形的影响,聚落较小,且较分散19。

  在中部,情况略有不同。在大暖期到来之际,中原的农业居民从不同的通道进入这片变得适宜于旱作农业的地区。先是后冈一期文化居民从冀北、晋北进入岱海地区,再向西进。而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居民则沿着黄河溯流而上,在河套地区互相碰撞而产生了以阿善一期为代表的遗存。随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居民继续北上,使内蒙中南部地区的庙底沟文化因素越来越显著。在岱海地区及其东北方,以庙底沟为主导因素,在东方的红山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庙子沟类型;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和南流黄河的东岸地区,在庙底沟类型的基础上,吸收了陇东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海生不浪类型或称白泥窑子类型;在河套以北、大青山南麓的狭长地带,则形成了有前两种类型过渡性质的阿善类型20。这三个类型的分布区的气候条件有差别,海生不浪类型的分布区相当温湿,最有利于农业发展。庙子沟类型的分布区降水量虽更高,但气温较低,故农业文化不如前一地区发达。阿善类型分布区的温度虽比海生不浪类型分布区更高,但降水量很少,也不利于农业文化发展21。王明珂曾指出,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细石器占有一定比例,说明该地区居民比中原同期居民更依赖畜牧或狩猎。套北地区的细石器比例比其东其南地区更大,河套以西地区的细石器最发达。说明该地区农业在生业中占的地位是由南往北、由东向西递减的。这种观点是值得重视的22。只是细石器究竟是和狩猎还是畜牧相联系,尚需更多的考古发现来证明。

  在这个地区大约距今5000年时开始的龙山时代,气温和降水量都比仰韶时代下降了,以岱海地区为例,年平均气温从3℃下降到0℃,降水量由每年420mm上升到650mm又下降到250mm。但在气候逐渐恶化的情况下,岱海至套北山前台地一线的农业文化仍然存在,即所谓老虎山文化。而且可能因为资源竞争的加剧,出现了不少石筑的城堡23。

  在研究得比较充分的岱海地区,可能是因为维持早期农业的水热条件比较脆弱,而季风尾闾的作用又使该地的气候发生周期性的波动,所以农业文化呈现“间歇期”的现象。据田广金的研究,在距今6000~5800年间的突然降温事件使该地区出现了约200年的文化空缺现象,然后便是庙子沟类型它归属于“海生不浪文化”的兴起。在距今5000年前后又发生了一次突然降温,又出现一次200年的文化空缺现象,然后便是老虎山文化的兴起。在距今4300年又发生一次降温事件后,老虎山文化在原分布地就衰落了2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