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苏赫:《从昭盟发现的大型青铜器试论北方的早期青铜文明》,《内蒙古文物考古》1982年第2期。
[115]
郭大顺:《辽河流域“北方式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第1、2期合刊;王未想:《内蒙古林东塔子沟出土
的羊首铜刀》,《北方文物》1994年第4期;邵国田:《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李家营子出土的石范》,《考古》1983年第11期。
[116] 朱永刚:《论高台山文化及其与辽西青铜文化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
[117] 辽宁省博物馆等,《建平水泉遗址发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第2期。
[118] 据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发掘资料。
[119]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汤卓炜副教授鉴定。
[120] 项春松、李义:《宁城小黑石沟石椁墓调查清理报告》,《文物》1995年第5期。
[121] 李朝远:《师道簋铭文考释》,《草原瑰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122] 林沄:《东胡与山戎的考古探索》。
[123] ]董新林:《魏营子文化初步研究》(1993年北京大学硕士论文),《考古学报》2000年第1期。
[124]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概述辽宁省考古新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辽宁朝阳魏营子西周墓和古遗址》,《考古》1977年第5期。喀左县博物馆,《喀左和尚沟墓地》,《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2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喀左高家洞商周墓》,《考古》1998年第4期。
[125]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辽宁朝阳魏营子西周墓和古遗址》,《考古》1977年第5期。喀左县博物馆,《喀左和尚沟墓地》,《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第2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喀左高家洞商周墓》,《考古》1998年第4期。
[126]
王成生:《辽河流域及邻近地区短铤曲刃剑研究》,《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纪念文集》,1981年。卜箕大:《辽西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吉林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
[127]
朱永刚:《大、小凌河流域含曲刃短剑遗存的考古学文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28]
林沄:《先秦的貊与辽西青铜时代考古》(1994年9月在天津召开的第五次环渤海考古学术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未发表)。林沄:《说貊》,《史学集刊》1999年第4期。
[129] 韩嘉谷:《大坨头文化陶器群浅析》,《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130]
张锟:《京津唐地区的夏商时期遗存》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131] 孟昭永等:《河北滦县出土晚商青铜器》,《考古》1994年第4期。
[132]
李宗山等:《河北省迁安县出土两件商代铜器》,《文物》1995年第6期。唐山市文物管理处等,《河北迁安县小山东庄西周时期墓葬》,《考古》1997年第4期。
[133] 李伯谦:《张家园上层类型若干问题研究》,《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34] 杨建华:《试论夏商时期燕山以南地区的文化格局》,《北方文物》1999年第3期。
[135]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136] 韩嘉谷、纪烈敏:《蓟县张家园遗址青铜文化遗存综述》,《考古》1993年第4期。
[137]
文启明:《冀东商时期古文化遗址综述》,《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6期;张锟:《京津唐地区的夏商时期遗存》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来源:《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第一辑》 (经内蒙古社科院授权)
网页编辑: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