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杜门:《蒙古匈奴人的人种特征》,《蒙古的古代文化》,新西伯利亚,1985年。
[19]
水涛:《甘青地区早期文明兴衰的人地关系》发表于2000年,《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
[20]
田广金:《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时代文化遗存研究》(发表于1989年),《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魏坚:《试论庙子沟文化》,《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
[21]
田广金、史培军:《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环境考古研究》发表于1989年,《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
[22]
王明珂:《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专化游牧业的起源》,《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二分本,1994年,“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混合经济聚落”一节。
[23] 同注[16]。
[24]
田广金:《中国长城地带农业——畜牧业——游牧业的发展模式》,1994年9月在天津召开的第五次环渤海考古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后以《中国长城地带における农耕——畜牧——游牧三阶段发展说试论》为题,用日文发表于日本大手前女子大学文学部《游牧骑马民族文化の生成と发展过程の考古学的研究》报告书,1998年。
[25] 宋豫秦:《西辽河流域全新世沙质荒漠化过程的人地关系》,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1995年。
[26]
李水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古文化、古环境与人地关系》,在2001年长春举行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
[27] 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
[28] 同注[14],“甘青地区文明因素的衰退及其原因”一节。
[29] 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93年。
[30]
李曙等:《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新石器遗址农业遗存新发现》,《农业考古》1989年第1期。《民乐东灰山考古》,科学出版社,1998年,结语的“四、生产与社会发展阶段”。
[31]
郭素新:《再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渊源》,《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第1、2期合刊。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朱开沟》,文物出版社,2000年,第五章,第二节。
[32] 张景文等:《C14年代测定与中国海陆变迁研究的进展》,《第一次全国C14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4年。
[3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齐乌云博士鉴定,研究报告待刊。
[34]
王立新等:《夏家店下层文化渊源刍论》,《北方文物》1993年第2期。王立新等:《再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源流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
[35]
林沄:《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1982年在火奴鲁鲁召开的商文化国际研讨会上宣读,后发表于会议论文集,即Lin
yun A Reexamin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Bronzes of the Shang Culture and of the Northern
one - Studies of Shang Arctlaeology,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
[36] 林沄:《北方系青铜器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