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考古专论
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魏 坚 崔 璇

新石器时代遗存

  内蒙古中南部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和自身传统,同时与自治区境外的黄河流域及海河水系同时期遗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与东、西部长城地带及北方草原地区亦互有影响。这些新石器时代遗存包括:出自全新世地层中的无陶细石器遗存;处于仰韶时代早

、中期以白泥窑子遗址为代表的遗存;相当于仰韶时代晚期的以庙子沟遗址为代表的遗存;大致相当于西王村三期至庙底沟二期阶段的、以阿善三期为代表的遗存;相当于龙山时代早、中期的以老虎山遗址和永兴店遗址为代表的遗存;相当于龙山时代晚期的客省庄文化系统的遗存。

  (一)无陶细石器遗存

  1976年发掘大窑南山二道沟时,在沟的下段,距沟口约80米处、深约0.5米的全新世地层中,发现大量小型石片、石屑和6件石制品。石制品中有刮削器、尖状器和锥状石核,均具有典型细石器的特征。制造这些石器所用的原料,都是从山梁上的原生岩层中开采出来的燧石。此类遗存“属于新石器时代”38。在中南部邻境地区,无陶细石器遗存,也见于阴山以北察右中旗大义发泉遗址39和贺兰山西麓巴彦浩特遗址40。此类遗存目前尚没有发现典型遗址,其文化面貌不甚清楚,年代上可能要早于仰韶阶段遗存。

  (二)白泥窑文化遗存

  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时代早、中期遗存的发现,在80年代以前,均系地面调查所获;自80年代以来,陆续获得几批发掘资料。

  据调查所知,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时代早、中期遗存的分布范围,北起大青山,南至晋、陕交界处,西南达鄂尔多斯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东北逾阴山至商都县和苏尼特右旗,地域十分广阔。这个范围的中心部位在包头、呼和浩特、准格尔旗、清水河县境内,也即河套内外的东北一角。

  近年来发掘到的这类遗存有阿善一期41、西园一期42、白泥窑遗址第一种遗存43、红台坡下、王墓山下44、后城嘴、官地、鲁家坡早期和阳湾遗存45等。这类遗存的文化层都叠压在生土之上,有层位关系的阿善、西园、白泥窑、官地、鲁家坡等遗址内,又被仰韶晚期遗存所叠压。白泥窑遗址中期第二段测得一个碳14年代,为距今5430±90年46,校正年代应为公元前4130年。

  这类遗存的居住址均选择在大河及其支流的岸旁高地、山前开阔地带和沟掌上的缓坡部位,往往与现代河湖水面高差达百米左右。遗址所在地一般有较厚的黄土堆积,近旁常有充沛的水源,坐西北朝东南,背风向阳,十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房子多是方形和近方形(或有梯形)半地穴式,居住面抹泥并经烧烤成硬面,前墙正中有凸出的门道,室内灶址正对着门,居住面上留有柱洞,面积一般20平方米左右,也有较大者如白泥窑BKF1为56平方米,阳湾F12达100余平方米。发现的早期墓地设在居住址附近,用石板砌成棺椁埋葬死者。以单人葬为主,并见双人或多人合葬。一般为一次葬,也见二次葬,仰身直肢,多无随葬品。生产工具常见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细石器共存,并有骨器与陶质工具。石镞全是细石器工艺制作,不见仰韶文化习见的磨制石镞和磨制骨镞。刮削器也多属细石器。装饰品有石环、陶环和蚌制饰件。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