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地点都是马兰黄土中夹着黑垆土,孢粉组合均以草本植物居多,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普氏羚羊和两种鹿类,表明当时气候比较干燥,处于草原和草甸灌木环境。“从全部文化遗物分析,当时人类过着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的原始生活”。石器器形和加工方法,均“同丁村和鹅毛口关系密切”,属于大型石器类型,年代
晚于丁村,早于鹅毛口,填补了其间的时代缺环。而其龟背形刮削器不仅数量多,且有规律性和独有的特征。因而被定名为大窑文化[29]。
1983年在大窑南山四道沟又发现了大窑遗址的典型地层剖面:第1层为表土层,形成于全新世;第2层为马兰黄土层,内含石制品,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第3层为淡红色土层,内含啮齿类动物化石和石制品,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第4层为离石黄土层,内含马和肿骨鹿化石及石制品,形成于中更新世,此层底部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制造场。大窑旧石器“基本上属于匼河——丁村大型石器系统”[30]。
关于大窑早期旧石器的年代,一说距今50万年左右[31],一说为35万年以前[32],一说可早到70万年[33]。诸说虽然相差甚远,但都不出中更新世的年代范围。
此外,在南流黄河两岸的调查中,还发现约50个打制石器地点,调查者认为是晚期旧石器
遗存[34],也有人则认为是新石器时代遗存[35]。
(二)河套人与萨拉乌苏文化
鄂尔多斯高原萨拉乌苏河沿岸的科学考察始于1922年,次年进行了发掘。发现包括45个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一批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以及被称为“河套人”的几件失去原生地层的人类化石。建国后,我国学者对萨拉乌苏河一带的地层堆积、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和石制品等文化遗存,做了多次的综合考察和分析研究,将原先的“河套文化”分别定名为萨拉乌苏文化和水洞沟文化,认定它们都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并确认河套人创造的文化是萨拉乌苏文化。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河套人化石共计23件,其中6件是1970~1980年间,发现于萨拉乌苏组下部地层。萨拉乌苏文化遗存包括炭屑、人工打碎的动物骨头和石制品。现已发现的500多件石制品中,经过加工的石器占很大比例,器类有刮削器、钻具、尖状器、雕刻器。其中以刮削器最多,形式也较复杂。最显著的文化特征是,石器非常细小,大多长2~3厘米、宽1厘米,重1~2克,全系锤击法制成。有的学者将其归为以小型石器为特征的“周口店第1地点——峙峪系”[36]。
据放射性和铀系法断代,河套人和萨拉乌苏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5万年。河套人的体质特征已接近现代人,但仍保留一些比较原始的特征,属于人类进化中的晚期智人。河套人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当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是“河湖广布,年平均温度在[CM)]4℃~7℃之间,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呈现出一片森林草原、灌丛及沼泽草原相交织的景观[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