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开沟文化的大型石器以磨制为主,也有打制或琢制。发现的器类有斧、铲、锛、刀、镰、杵、磨盘、磨棒、砍伐器、盘状器等。细石器有钻头、刮削器、石刃。陶制工具有纺轮和陶垫。骨器有铲、镞、锥、笄、匕、针筒和饰件等。典型器物是截面呈椭圆形的窄首宽刃石斧、长条形舌状刃单孔石铲、半月形石镰、梯形侧弯刃单孔石刀、
蘑菇状陶垫等。朱开沟第五段还出镞、戈、刀、短剑等青铜兵器和铜鍪,以及铸造铜器的范。
朱开沟文化的日用陶器器皿以砂质红褐陶和泥质细褐陶为主,并有泥质灰陶与砂质灰陶。有的砂质红褐陶的陶胎与内表呈淡红色,而外表有一层深灰色或黑色的皮。炊具为砂质陶,陶胎薄而匀称;盛器为泥质陶,器体较厚。器表除部分器物口沿素面外,大多通体有纹饰。器物普遍施浅而细密的绳纹;个别小型器物施竖篮纹。伴随绳纹的纹饰,有直、折或呈波状的棱纹,坑点、圆圈或楔形的压印纹,以及窄条指切附加堆纹、绳切纹、铆钉纹、划纹和器钮等。器钮有舌状、窄条状、椭圆状、圆锥状。器类有棱纹鬲、三足瓮、侈口盆形及罐形甗、带钮罐、鼓腹罐、侈沿盆、小口瓮、方杯、瓶、簋、尊、豆等。
典型陶器的特征是,棱纹鬲为砂质薄胎红褐陶,矮侈领,多袋足中空,无实心足根,通体施细密的竖绳纹,绳纹之上又附贴棱纹,口沿多施绳切纹,颈部多施窄条指切附加堆纹,唇沿多施椭圆状钮;三足瓮多泥质红褐陶,器体一般小于大口二期文化的同类器,器壁较薄,敛口,弧腹,圜底,乳状足,器表施细密的竖绳纹,有的加施几周横划纹,口部大多有一段磨光;敞口盆形甗有腰隔,腰部有附加堆纹一周,通体细绳纹;带钮罐多砂质红褐陶,折侈领,鼓腹,平底或凹底,口沿贴窄条状钮,通体竖绳纹;鼓腹罐多为泥质红褐陶,卷侈沿,鼓腹,多自口沿下施竖绳纹;侈沿盆多泥质红褐陶,口沿折侈或卷侈,平底,口沿下通体竖绳纹或口沿光素。
朱开沟文化在内蒙古中南部盛行于夏至早商,延续到晚商以至两周。晚商至西周时期的棱纹鬲和三足瓮见于准格尔旗沙峁圪旦、柳青塔、吕家坡、龙不湾等遗址,其特点仍以褐陶为主,灰陶较前增多;鬲和甗的足,多呈圆柱状或扁平柱状实心根;鬲口有锥状或椭圆状钮,或有三个折角耳,或有新月形鋬手;鬲体附贴的棱纹仅见直棱纹和波状棱纹,而不见以往习见的竖行折棱纹[139]。
盛行于夏商时期的朱开沟文化,是定居的农耕文化,其遗存多有发现。自晚商以后,发现的朱开沟文化遗存渐趋减少,或许反映了由定居农耕向畜牧经济的转变。
余 论
内蒙古中南部的原始文化,其中心地带的主要遗存,是在不断受到周边文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一脉相承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有传承关系,又有性质区别的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主要认识有以下几点:
1.大窑文化和河套人及萨拉乌苏文化,基本代表了内蒙古中南部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全过程,并分属两个不同的石器制造工艺系统。
2.白泥窑文化是继无陶细石器文化遗存之后,先后接受了后岗一期、半坡和庙底沟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在内蒙古中南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时代属仰韶早、中期阶段。这一文化还可细分为几个不同类型和相互联系的几个发展阶段。
3.属仰韶晚期阶段的庙子沟文化,是在白泥窑文化之后,吸收邻境地区文化影响形成的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地方性文化。该文化分为三个小的区域类型和几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