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文化大系研究
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


童恩正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临汝煤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2年第4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文

物》1983年第3期;李先登:《王城岗遗址出土的铜器残片及其它》,《文物》1984年第11期。

  [17]  《考古》编辑部,《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考古》1992年第6期。

  [18]  杜正胜:《夏代考古及其国家发展的线索》,《考古》1991年第1期。

  [19]  安志敏:《关于良渚文化的若干问题——为纪念良渚文化发现五十周年而作》,《考古》1988年第3期。

  [20]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21]  黄宣佩:《关于良渚文化若干问题的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130页。

  [22]  安志敏:《关于良渚文化的若干问题——为纪念良渚文化发现五十周年而作》,《考古》1988年第3期。

  [23]  张明华、王惠菊:《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陶文》,《考古》1990年第10期。

  [24]  黄宣佩:《福泉山遗址发现的文明迹象》,《考古》1993年第2期。

  [25]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26]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27]  张光直:《谈“琮”及其在中国古史上的意义》,《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台湾,联经出版社,1990年版,第67~80页。

  [28]  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湖南考古辑刊》第1辑,1982年;王红心、胡雅丽:《江汉地区“龙山文化”遗存的命名问题——“石家河文化”的特征、年代与分布》,《江汉考古》1985年第3期。

  [29]  长办文物考古队直属工作队,《1958至1961年湖北郧县和均县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工作队,《湖北均县乱石滩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7期;方殷:《随州西花园、庙台子遗址发掘简述》,《江汉考古》1984年第3期;湖南省博物馆,《安乡划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30]  石河考古队,《湖北省石河遗址群1987年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8期。

  [31]  ]湖北省博物馆、武大考古专业、房县文化馆,《房县七里河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江汉考古》1984年第3期。

  [32]  石河考古队,《湖北省石河遗址群1987年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8期。

  [33]  《史记·楚世家》记西周初年,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又周夷王时(公元前九世纪),楚王“熊绎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勾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1234567891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