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的问题,多数论者讨论的焦点都是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种以中原地区的古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文明代表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千变万化,加之民族众多,如果设想中国古代只存在一种文明的模式,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只有一条单一的道路,那显然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本文的目的
在于运用考古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等方面的资料,探讨中国北方与南方文明发展的特点以及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以中国广大的疆域和众多的民族而言,其文化自然不能仅仅概括为南北两个部分。不过由于对中国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文化比较之研究尚处于开始的阶段,所以在此只拟作一概括的分析。本文所指的北方,实际上仅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南方则只包括长江中下游一带。从历史上看,这是中国南北主要的两大文明区。如果我们对这两个地区文明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则其他次要地区的问题,亦较容易解决。
本文之所以将文明和国家的起源合并在一起讨论,是因为这两个概念是紧密相连的。恩格斯曾有句名言:“国家是文明的概括。”[1]简洁明快地表述了这种关系。可以说,国家的内涵是文明,文明的政治表现是国家。要探讨文明和国家的起源,首先要明确构成文明的要素有哪些。关于这一点,近年来学术界的看法已逐渐接近。我认为,大致说来,应该包括政府管理机构的形成,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灌溉农业或大规模牲畜饲养业的发展,金属器的广泛使用,专业工匠的分工,宏大的礼仪性建筑的兴建,远程贸易的经常化以及有记载的天文历算的存在等等[2]。此外,为了探究中国由史前时代向历史时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南北文明发展轨迹的异同,不仅要涉及文明的诸要素,还要涉及影响其形成的外部条件,如生态环境、相邻人群集团等等。下面我们将会看到,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中国南北古代文明的发展有着怎样的相同之点和不同之处。
中国南北生态环境之差异
北方文化核心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于当代行政区划的陕西省泾、渭水流域,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东部,以及河南的北部,属于东亚栽培植物分区中的北华带[3]。从地形上看,这一地区以函谷关为界,西部属黄土高原,海拔在
1000米左右;东部属黄河平原,海拔一般不到
50米。不过,由于黄土高原区内的中国文明发展之地基本上是在高原南侧的渭河平原,亦即古代的关中,这里海拔约
100米,其降雨量、气温等条件与黄河平原相似,
所以我们可以将两者作为一个总体来考察。
以农业发展的标准而言,这一地区的气候较寒冷而干燥,一月平均气温是-8℃~0℃。七月平均气温为22℃~27℃,年降雨量在600毫米上下,其中三分之二集中在六月至九月份。这一地区最特殊的和最重要的地理特征是黄土的广泛分布。黄土中虽然缺乏腐殖质,但含大量的碳酸钙以及钾、硫、磷等元素,具有一定的天然肥力。土质疏松,孔隙度高(39%~54%),具有良好的水溶液毛管上升的能力,所以在干燥时对植物的生长有利。中国北方的农业起源史,实际上可视为一部黄土栽培史。
以上资料虽是当代的气象统计,但根据有关学者对西安半坡遗址孢粉的分析研究,该处新石器时代的气候属于半干旱性气候,与今日之气候相仿[4],所以还是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