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据说过去因是牛河的源头而得名。遗址正好处在分水岭上,河水向西流入凌源县,向东流入建平县,其先头都和大凌河汇合,注入渤海,为大凌河的发源地。正北是努鲁儿虎山脉,为北流的老哈河发源地。遗址目前横跨
5公里的范围,也许在以后的调查中,还会进一步扩大。遗址现由6个地点构成,牛河梁I地点位于牛河梁山脊的顶部从正面向下的最高位置上,有两个建筑遗址,南侧为东西6米、南北2.65米的三环玉形的半地穴式建筑遗址,内出土有彩色壁画的残块。北侧为呈“t”字形平面,南北18.4米、东西6.5米的建筑遗址。主室是跨度约3.7米的圆形,前后左右各附加建有圆形、长方形的附属建筑,详细情况不明,建筑物的构造是从半地穴式的地面起,用剥皮圆木纵横编织成骨架,再涂上粘土作墙壁,绘上壁画。在主室的西北角除发现了和真人大小的大型人物塑像的脸部外,还发现了女性身体的部分残块、动物偶像塑像残块、彩陶片、陶器等,因此把这个建筑物起名为“女神庙”。在女神庙北面的山脊顶部,最近又探明有一处175×159米的广场(平台),广场的四周砌有石护坡。
从牛河梁I地点下了斜坡便是牛河梁Ⅱ地点,这是一处大型积石建筑遗址。积石冢从东至西排成一列,从西至东依次为Z1—4。1是一处26.8×19.5米的东西向长方形积石建筑遗址,中心部位因后世破坏而情况不明,东南部四层石砌墙的角保存良好,西北端部排列有彩陶无底筒形器。
Z1的南壁外侧有15座方形石棺墓群,棺是用石板筑成侧壁和盖,没有底石,有的好像是紧接着建的,共用棺侧壁。发掘简报报告了其中6座墓。这6座墓葬式各异,4、14、15号3座墓,长1.8~2米,宽30~70厘米,为仰卧伸肢葬,各陪葬3~5件玉器;6、7、11号3座墓,长0.9~1.5米,宽25~65厘米,墓较小,从人骨出土情况看,据认为是二次葬。只有7号墓为三人合葬墓。6号墓没有遗物;7、11号墓陪葬有玉器。这些出土的玉器在用途上,和前面提到的城子山墓相比,有若干的不同。
Z1东3.3米处为2。这是一个边长17~18米的正方形积石建筑遗址。中心部位有一大型石椁墓,呈边长为3.6米的方形台状,表面经过仔细加工。内部是2.2×0.85米的长方形椁,室因早期被盗,没有发现遗物。
Z2东约2米是Z3,这是有三层圆形积石的建筑遗址,各个石圈的边石都是用花岗岩加工成长方形竖着排列。外圈跨度22米,中圈比外圈高40厘米,跨度为15.6米,内圈比中圈又高30厘米,跨度为11米。从中圈向内漫散有众多的积石和红陶筒形器的残片,据认为是和东山嘴圆形基址一样的祭祀用坛。
Z3东稍离开一点为Z4,在笔者今年5月现场参观学习期间,Z4已全部发掘完闭,但未见报告,Z4呈和Z3一样的三重圆形建筑基址和方形基址叠压的样子,内部各处也发现有排列着的红(彩)陶筒形器。
牛河梁Ⅲ地点位于Ⅱ地点大致正南方向的山上,处在上山的途中。从Ⅱ地点能眺望到山顶上和城子山一样的石围墙的远景。牛河梁Ⅳ、Ⅴ地点都位于Ⅱ地点西南的山丘上,其中,V地点最近进行了调查发掘,据说被发掘的这个墓是座有玉器陪葬的大型积石冢,在地下3米深处,从死者的头部出土了璧,胸部出土了勾云形、环形(2个)玉器,在两手处出土了龟形玉器(各1个)[32]。这些出土的玉器同过去出土的玉器形状相同,只是要大数倍。场地工作站还收集到3件在附近采集到的大型斜口筒形玉器(箍形玉器)。牛河梁VI地点是I地点西邻山脊上的积石冢。
另外,据报告在牛河梁还发现三座窖穴遗址,位于牛河梁Ⅰ~Ⅱ地点间。这些窖穴中出土了各种彩陶、红陶、夹砂褐陶以及细石器和人物像残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