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牛河梁的女神庙也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周围没有居民生活区,说明这个神庙是一个共同场所。发掘报告还据女神庙中所出泥塑群像推测:“这些形象有的可能象征当时社会上的权势者,有的或许是受到崇敬的祖先。根据群像之间大小和体态的差别判断,似已形成有中心、有层次的‘神统’。”积石冢群中各墓葬规模的差
异,反映了当时红山文化中社会等级的产生。有学者认为,每个冢内可能埋葬着同一氏族组织的成员,中心人物可能是部族的首领或其中受尊敬的长者。
东山嘴大型石砌祭坛的年代距今已有5500年左右,牛河梁“女神庙”和积石冢遗址的年代距今约5500~5000年间,而就上面的讨论可知,当时也进入了一个具有权力集中的公共设施,和财富地位分化的等级社会。因此,苏秉琦先生认为红山文化是中国最先进入文明起源的文化区:“这些考古发现已远远不是原始氏族制度所能涵盖解释的内容,已有突破氏族制度的新概念出现,说明中国早在五千年前,已经产生了植根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这一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年。”[14]
红山文化这种特有的大型独立的宗教礼仪性建筑,一直延续到相当于中原夏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之中。在辽宁凌源萧杖子村的南山坡前,20世纪9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祭祀遗址。遗址北高南低,东西最宽处132米,南北最宽处92米,有东西向石墙8道,南北向石墙4道。整个石砌建筑形成一个类似回首腾飞的鹏鸟。在距石砌祭祀遗址西北400米的一个山头上,建有一个敞口向西呈M形的石砌建筑。距遗址东北120米处还有一个不规则的圆形祭坛。发掘报告据遗址所处的地理环境和遗址本身特征分析指出,上述石砌建筑“与当时人们祭祀或原始崇拜有关,……是一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祭祀遗址”[15]。这处凌源萧杖子石砌祭祀群遗址东北向距牛河梁女神庙遗址22公里,东南向距东山嘴大型石砌祭坛44公里。夏家店下层文化石砌建筑和圆形祭坛的发现,证明从红山文化时期以来,燕辽地区的土著居民,一直保持着大致相同的宗教祭祀传统,从而构成了燕辽地区独有的文明演进模式。
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也以大型祭祀遗址为其文明特色。这些祭祀遗址大多是人工堆筑而成的高台,学者们称其为“土筑金字塔”。良渚文化中这种典型的“土筑金字塔”式的大型祭坛有浙江余杭县内的瑶山祭坛、汇观山祭坛和上海青浦福泉山祭坛。概括起来看,这些祭坛有如下特点:
1.这些祭坛一般都建在山顶上,都呈方形,大多由三层方台逐层建成。发掘报告指出,祭坛建在山顶上,又台上加台,具有“高上加高”直至“通向上天之意”;而“坛作方形,和传统的‘地方’说也许不是偶然的巧合”,因此,这些祭坛应当是“以祭天礼地为主要用途的祭坛”[16]。这些分析与遗址中所出的外方内圆的玉琮所体现的观念相一致。玉琮外方像地内圆像天,正是沟通天地的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