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
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模式与演进轨迹


江林昌

  其二,就文明起源时间及其走向看,燕辽地区的红山文化,最先进入文明起源阶段,良渚文明在其起源阶段则最呈辉煌景象。但当中原地区由龙山文明起源走向夏商周文明辉煌,燕辽地区的文明也由红山文化的起源,经后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过渡发展,而步入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北方青铜文明时,长江下游的良渚文明,则在马

桥文化时代在本地区消失,而其玉器与大型祭坛则又在中原夏商周文明方国里找到了种种延伸发展的迹象。中原文明则以其积极包容的态度,在接纳良渚文明并与燕辽地区夏家店文明等交往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文明,最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心所在。

  注 释:

  [1]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张光直作品系列”版。

  [2]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 

  [3] 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 

  [4] 李伯谦:《长江流域文明的进程》,《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4期。 

  [5]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绪论:理论与方法”及第十章《文明的道路与区域特征》,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6] 李京华:《关于中原地区早期冶铜技术及相关问题的几点看法》,《文物》1985年第12期。

  [7] 《河南临汝煤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1982年第4期。 

  [8]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三联书店,1990年,第76页。

  [9] 李学勤:《良渚文化玉器与饕餮纹的演变》,《东南文化》1995年第5期;董楚平:《吴越文化志》第二章《东南文明的兴起、扩散与衰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陈剩勇:《中国第一王朝的崛起》,湖南出版社,1994年。

  [10][18] 宋建:《嵩山地区与太湖地区文明进程的比较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6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1] 郭大顺等:《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1期。 

  [12]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

  [13] 《座谈东山嘴遗址》,《文物》1984年第11期。 

  [14] 苏秉琦:《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年,第110页。 

  [15] 《凌源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祭祀遗址》,《中国文物报》1992年2月23日。 

  [16]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 期。 

  [17] 董楚平:《吴越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8、29页。 

  [19] 严文明:《良渚随笔》,《文物》1996年第3期。

    来源:《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第一辑》 (经内蒙古社科院授权)

网页编辑:孟春


12345678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