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游牧经济起源及其物质文化比较


佟柱臣

  第三种意见,是从中原的家畜,发展成游牧。

  这些意见,从游牧经济这个关键课题的各个方面,作了有力探索,都是有益的。但是实际如何呢?不能不作深入的考察。

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迄今仍没有发现游牧经济的迹象

  历史上游牧经济的起源,也关联着现在的维吾尔、蒙古

等游牧民族,是我多年企图探索的一个学术课题。为此,我曾研究了北方和东北细石器文化2,并在1986年到新疆、青海、甘肃、宁夏,1987年到内蒙古各地作了实地考察和分析了标本。我并向各地考古界同行请教有无游牧经济起源的遗迹和遗物,但答复都是未见的。

  第一种意见,认为长城地带以北的细石器,即代表游牧经济。

  我对于内蒙古细石器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是以中型石叶为主兼见勺形石刀的遗存;内蒙古北部浑善达克沙漠地区,是以小型石叶为主兼见短三角形石镞的遗存;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是以中型石叶为主,到晚期兼见长三角形石镞的遗存;内蒙古中南部边毛乌素沙漠地区,是以小型石叶为主兼见有孔石刀的遗存;内蒙古东南部北边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草原,是以小型石叶为主兼见石耜的遗存;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富河文化,则是以大型石叶为主兼见锄形石器的遗存。各地区地域特征是很清楚的。而这些各种尖型的石叶与尖状器、刮削器一起,它们是代表狩猎经济的,而不能直接证明即属于游牧经济。

  代表狩猎经济的是石镞,如百灵庙有三角形平底、宽尖叶形圆底石镞,霍尔赤根河北岸沙窝有宽叶形平底、三角形平底石镞,平顶山有叶形凸底石镞,查依塔木诺尔有三角形凹底、三角形平底、长叶形凹底、叶形斜底石镞,门德勒苏木有长叶形凹底石镞,苏尼特左旗政府西南沙丘间洼地有叶形斜底、叶形凹底石镞,吉日嘎郎图有叶形凹底、柳叶形平底、叶形有铤石镞,布拉格芒和有柳叶形平底、叶形凹底、叶形平底平镞,达哈都姑乌拉有三角形平底、叶形平底石镞,可知北部地区主要是三角形与叶形,有平底、凹底、凸底之分,但凹底较多见,这些石镞分布很广泛,表明使用很普遍,是射杀野兽、为狩猎经济最直接的证明。

  第二种意见,先有畜群,后有农业。

  从我到过的新疆吐鲁番大戈壁上的阿斯塔那,和内蒙古察右后旗浑善达克沙漠边缘上的那日格日勒以及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的辉河口诸遗址,都看不到有包含牛、羊、马等游牧经济地层的存在。在新石器时代,在新疆、内蒙古的广大地域,都没有游牧经济起源的迹象。同时约近一个世纪各地发表的调查报告,也不见或少见有牛、羊、马骨的记录。这些都直接证明新疆、内蒙古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还难作游牧经济对象来探讨。

  在内蒙古东南部有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兴隆洼文化地层,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晚期赵宝沟文化地层,新石器时代晚期(铜石并用时代)有红山文化地层、小河沿文化地层。在内蒙古中南部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有相当仰韶早期的阿善一期地层,相当仰韶中期的白泥窑子地层,相当仰韶晚期的有阿善二期、阿善三期、朱开沟Ⅶ区早段、庙子沟地层,相当龙山早期的有大口一期地层,相当龙山晚期的有朱开沟一段地层,但是这些地层,均属农业经济形态,它们虽然都在内蒙古,但却与游牧经济无涉。

  内蒙古阴山山脉在新石器时代,倒是一个文化接触地带,但那不是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的接触地带,而是狩猎经济与农业经济的接触地带。即阴山山脉以北诸文化,使用大量的打制石器,种类既少,器形又小,反映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比较低下,石叶多是嵌在骨柄上作切割兽肉用的刀子,石镞则射弋禽兽,属狩猎经济类型,而不属游牧经济类型。阴山山脉以南,分布有带仰韶文化因素遗存、带龙山文化因素遗存、带半山类型因素遗存、带客省庄二期因素遗存,诸遗存有大量的磨制石器,种类既多,器形又大,代表较高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这些都是农业经济类型3,与游牧经济亦无关。  所以新疆、内蒙古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迄今未发现有游牧经济的迹象,相反的倒是有狩猎经济。

  第三种意见,是从中原的家畜,发展成游牧。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