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中国少数民族早期哲学研究


佟德富

  龙造说,是在我国流传较广的宇宙本原说之一。在中国古籍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描绘,如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把龙描绘成“身长千里”,  “人面蛇身赤色”的“钟山之神”,  “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息为风”;《淮南子·地形篇》说龙是“人面龙身而无足”的神;《太平御览

》、《太平广记》等典籍中,亦有类似的记载,如说:“相传天门日行光,不能至,常有龙神口吐火焰,名曰烛龙。”28中国少数民族也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并将其与宇宙本原的探索相联系,形成了许多关于龙造天地万物的神话。比如,布依族《祭寨龙歌》中说:“先辈龙王来造天,先辈龙王造星辰。天才如是明,星辰这般亮。”“龙神造田园,龙神造村寨,种粮得好粮。”29仡佬族有“张龙王制天,李龙王制地”的神话;苗族中有关于“龙人”的神话等,这些神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龙是无所不能的,龙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也是至善的保护神。

  鱼造说,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又一个十分大胆而富有特色的宇宙本原说。哈尼族在《天、地、人的传说》中说:“相传,远古年代,世间只有一片混沌的雾。这片雾无声无息地翻腾了不知多少年代,才变成极目无际的汪洋大海,从当中生出了一条不见首尾的大鱼。那大鱼见世间上无天,下无地,空荡荡,冷清清,便把右鳍往上一甩,变成天;把左鳍往下一甩,变成地;把身子一摆,从脊背里送出来七对神和一对人。”30我国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类似的传说,不再赘述。

  从上述种种神创论中,不难看出两个特点,一是神人界限不明。少数民族史诗和神话中的神,往往都是拟人化的、具体的、可感知的超人,或者往往是原始时代劳动者、英雄形象的完美化,是对于通过自身劳动所创造的世界的—种朴素的、幻想的解说与赞颂。所以,这些神既不会呼风唤雨,也不会无中生有地创造一切,而是靠劳动创造天地万物。如在上述神话中,宇宙万物或是神借助已有的东西创造的,或是如德昂族神话所说,神帮助和指点茶叶阿祖创造的,或是如彝族史诗所说,宇宙万物是众神一起创造的,或是神用自身器官创造的,等等。这既是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探索,又是对自身劳动的赞美与歌颂。神人界限不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一些民族的神话中把神描绘成普通劳动者,比如,白族神话中的“盘古盘生两兄弟,天天砍柴养母亲”,“钓住红鱼街上卖”31,傈僳族的天神木布帕不仅有父母妻儿,而且还有生死32,因而,他们也不是万能的。如佤族利吉神辟地,路安神开天,木依吉神造人。他们把天与地造得连在了一起,把人造在岩洞里出不来,结果在小米雀的帮助下才使人从岩洞里出来33。这些都说明,这一时期的先民在劳动的基础上,随着视野的扩大,想象力已有很大的提高,但抽象思维能力仍有限,有些民族甚至还没有“类”的概念。

  二是神创论与物质本原说杂糅。各族先民在探索宇宙本原的早期阶段,由于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充分发展,意识还处于朦胧状态,所以,他们关于宇宙本原的思想是不彻底的。这种不彻底性主要表现在物质本原说与神创论的杂糅上,即在少数民族先民那里,物质本原说是不彻底的,神创说也是不彻底的。其具体表现是:在神创论中,神往往借助于已有的物质或自身的器官创造万物;在物质本原说中亦有神创的成分。如在傣族的宇宙本原说中,由气团和大风形成英叭神,再由英叭神创造天地万物,瑶族的神人密洛陀是由“风”造成的,再由风造成的神人密洛陀创造万物,还有些民族的盘古是“浮云”生的,再由盘古创造天地万物,等等。所以,在这种不彻底性中,既坚持了物质本原说,又往往伴随有神的有意识的创造;既孕育了唯物论的萌芽,又孕育了唯心论和神创论的萌芽。正是这种朦胧性的特征,孕育了早期哲学“知识总汇”的特征。

  中国少数民族先民关于世界本原的许多猜测尽管是十分幼稚的,有些甚至是荒唐的,但是,我们人类的童年就是从这种幼稚和荒唐中走过来的。从中不难发现人类早期哲学思维的一些特点。

  第一,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宇宙本原问题,并且只回答其然,而不回答其所以然,是人类早期哲学思维的一大特点,也是人类思维极低下阶段的必然结果。原始人类在探索宇宙本原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没有也不可能产生科学形态的理论。他们对于宇宙万物的认识极其粗浅,在实践中,自然的和社会的、生活的和生产的界限不清;在认识上,肉体的和灵魂的、正确的与错误的、物质的与精神的、有神的与无神的混杂;对于宇宙本原的探索,物质的与精神的相杂,有神的与无神的相融,二者往往错综地交织在一起。所有这些杂糅在一起,就构成了“浑然一体”的原始意识。正是这一“浑然一体”的特点,决定了阶级社会初期文、史、哲不分家,巫、医相伴,自然科学一体化的特点以及早期哲学“知识总汇”的特点。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