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来考证,当时在宁夏固原地区的墓葬是乌氏的遗存[49],从彭堡于家庄的颅骨资料来看,这个部族既有可能全体都是来自北方的北亚蒙古人种,也有可能一部分是北亚蒙古人种,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弄明白。《史记·货殖列传》集解引《括地志》说乌氏是:“周之故地,后入戎
,秦惠王前337~前311年取之置乌氏县也。”这是就地而言,不是就人群而言。据《史记》记载是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修的战国秦长城,很有趣的从该类型墓葬分布区的中间通过,说明秦惠王时置的乌氏县只是乌氏部族的一部分。秦始皇时长城北移,固原地区才全属北地郡。因为有长城之隔,所以乌氏不可能参加匈奴联盟。但《货殖列传》记载秦始皇时乌氏部族有个名倮的首领,善于和戎王做买卖,“畜至用谷量马牛”,可见该地畜牧业仍非常发达,但失去了较长距离转徙的游牧性质。当时在甘肃庆阳地区的墓葬是义渠的遗存[50],《史记·匈奴列传》说西戎中“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筑城定居当有一定农业水平,更不可能是游牧经济。义渠在秦昭襄王三十五年被秦所灭,逐渐融合到秦人之中。冀北的代国是在赵襄子元年前457年被赵所灭。残余的狄人有一部分可能留在原地而渐被占领者的文化所同化。例如怀来北辛堡的墓[51],便是战国中期受燕文化影响颇深的土著之墓。有的可能转徙东北,例如辽宁凌源五道河子墓中随葬多具军都山类型特有的短剑,可能是东进的狄人又融合了貊人文化的遗存。主要的一支向南迁徙,建立了中山国[52]。先被魏攻破,寻复国,国君曾相于魏。后屡受赵侵伐,前296年赵与齐、燕共灭中山,迁其君于肤施。早在建立代国的时期,狄人的上层就已深受赵、燕等国的影响,墓中常有中原式的青铜礼器,而且铸行了刀币尖首刀[53]。后来进一步融入燕、赵等国居民之中是很自然的事。
山西北部当时也有和军都山类存性质相似的遗存,但未经较大规模的科学发掘,仍有待进一步的田野工作[54]。
在北方长城地带的东段,夏家店上层文化之后,战国燕文化到达之前,在努鲁儿虎山以西又出现一段空白。目前有线索可以推测,以敖汉旗水泉墓地北区墓葬为代表的“水泉文化”可能会有更多的新发现。郭治中认为它最富特色的带耳叠唇罐是凌河文化的叠唇罐和长城地带中部地区流行的带耳陶器结合的产物[55]。它的经济类型可能与夏家店上层文化类似,但远不如夏家店上层文化兴盛。此外还有敖汉旗铁匠沟墓地A区的三座墓[56]为代表的有较强北方草原牧猎文化色彩的人群在这个地区活动,是否即为东胡,尚待更多的发现方能断言。燕文化在战国时期迅速向东北方扩张,《史记·匈奴列传》只写了秦开破东胡一事,而且具体年代不清楚。根据郑君雷对东周燕墓的全面分期研究[57],现在可以确定战国中期较典型的燕人墓已出现于张家口[58]、朝阳[59]和赤峰[60],最北到达沈阳[61]。这说明那时燕国不仅占有了原先代国的东部,而且已经占领了貊人的故地,以及努鲁儿虎山以西的东胡入侵过的地区。随后,燕人的农业定居文化便占据了燕长城沿线以东的广大地区。这时气候虽仍处于相对干冷的时期,但具有先进的铁农具的农人,在这片土地上从事着比夏家店下层文化水平要更高的农业生产。
现今内蒙古中南部的崞县窑子、毛庆沟、桃红巴拉、呼鲁斯太、西园等墓地,应是文献中提到的林胡、楼烦、三或作参胡,以及文献中未记载的民族的遗存。其中提到的“胡”便是南下的北亚蒙古人了。其中毛庆沟墓地和饮牛沟墓地[62]的情况特别有意思:东西向的墓全部不殉牲畜头蹄,除了打成两段分置头足两处的中原式带钩外几乎没有其他随葬品,而南北向的墓则大多殉牲畜头蹄和各种北方系青铜器和其他北方长城地带常见的器物。这两种墓葬的颅骨特征也有所不
同[63],暗示东西向的墓有可能来自较南方地区。如果考虑到这两个处于蛮汗山南麓的墓地和处于北麓的崞县窑子墓地相距不远,而崞县窑子墓地的颅骨有北亚蒙古人种的特征,可知当时北方长城地带人群的多源性。还应该注意的是,该地段是中原强国和南下的胡人反复争夺的拉锯地段。在这种情势下,北方长城地带的原有居民便不只是像前面所说的几个地段那样被战国列强征服而融合,而是倒向匈奴联盟,和匈奴认同。史载楼烦的情况就属于后一种。以河套之内为根据地的楼烦,本来不是匈奴。战国赵长城和秦代长城把它圈进了长城以南。在河套以北也开设郡县,进行农业殖民。这样,长城以南实际成为农牧交错地区。但楚汉相争之时秦长城失效,匈奴就“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史记·匈奴列传》。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记载:前198年“刘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楼烦已冠以“匈奴”之名了。1979年在准格尔旗西沟畔发现的M3、M2[64]和1980年又发现的M4[65]正好代表了战国中期、战国晚期也可能是秦?、西汉前期的楼烦遗存。《匈奴列传》记前127年卫青“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楼烦余部也可能向北方转徙和匈奴其他部落会合。匈奴联盟中含有北方长城地带的原居民,这是匈奴后来分裂为南、北两大部的基本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