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文化大系研究
黄河文化的地理环境


李学勤 徐吉军

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干燥,年雨量在400~600毫米 左右,又因地处亚洲季风区

,年降雨集中在7~10月的夏秋季节,且多系暴雨,往往在几天之内将一年内一半以上的雨量倾泻下来,造成黄河下游的洪水;同时又因黄土质地疏松,无植被的良好保护,易受冲刷侵蚀,每遇暴雨,即随洪水将大量泥沙带入下游河道。所以黄河即以水少沙多的特性而闻名于世。据陕县水文站多年观察,黄河平均年输沙量为16亿吨,最高时为33.6亿吨,其中大约1/4堆积在下游河道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必须依靠堤防加以约束,最后成了悬河。如果伏秋大汛时,防守不力,洪水即破堤而出,造成泛溢、决口和改道。  

  黄河含沙量高,自古已然。战国时即称黄河下游为“浊河”15,公元初又有“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16的说法。到了唐代,“黄河”已成为大河的固定名称。宋代以后,黄河含沙量愈来愈高。数千年来,黄河为患症结就在于泥沙。所以,黄河在历史上曾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据文献资料不完全的统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三四千年里,黄河下游决口泛滥约有一千五百次左右,较大的改道约有二三十次。在这三四千年里总的趋势是河患愈演愈烈,但并非直线上升,其间也出现过相对稳定的时期。河患的轻重,则由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以及下游河道具体条件所决定。纵观黄河变迁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几个时期:   

  (一)战国中期以前(公元前4世纪)   

  据古文献和现代探测资料,自新石器时代以来至战国中期黄河下游河道全面筑堤以前,黄河下游流经今河北平原入海。比较清楚的黄河下游河道有三条,即《山海经》、《禹贡》、《汉书·地理志》记载的三条黄河下游河道。《山海经》载大河出山后,大致沿太行山东麓北流,至永定河冲积扇南缘,折东今河北雄县白沟镇、霸州市一线,至今天津市区入海。《禹贡》载大河在今河北深州市以上同《山海经》大河,自下别流而出,穿过河北平原中部,至今青县以东入海。《汉书·地理志》载大河出山后,流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至河北黄骅县境入海,以上三条黄河干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迭为主次,或同时并存,而以《汉志》大河为常见。在古代,“河”是黄河的专称,在《汉志》和《水经注》里,在河北平原上称为“河”的水道(即某某河)的有十余条。这是因为当时黄河下游堤防未筑前,河道无所约束,洪水来时,漫流改徙无定,同时存在多股并存的局面。其时黄河下游平原人烟稀少,这种情况对社会影响不大。到了战国中期,即公元前4世纪中叶,黄河下游两岸全面修筑了堤防,河道始为固定。原来黄河的一些岔流、分流和曾一度为黄河所经的河道,或淤成平陆,或自成源流,而“河”的名称仍沿用到了后代。

  (二)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初年)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开始全面设置堤防,当时因下游地广人稀,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50里(1里相当今414米),大溜得以在堤内自由游荡,河道蓄洪能力很强,不易发生破堤决溢。经过一二百年的堆积,到了西汉时代,黄河河患开始加剧。这是因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自秦代至西汉先后迁入数百万从事农耕的汉民,大力垦辟,地表森林草原全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区则因人口繁增,造成可耕地紧张,人们在大堤内河槽两旁肥沃的滩地上进行垦殖,并修筑民埝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至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一带已是“河水高于平地”17,显然已成悬河。西汉一代仅见于文献记载的就有10次影响较大的决溢改道,大多发生在魏郡、清河、平原、东郡等郡境,相当今冀、鲁交界地区。当时北决往往形成汊道,曾出现过屯氏河、张甲河、鸣犊河等岔流,起过一定的分洪作用;东决则多夺济水、漯水等河至渤海湾南岸入海;东南决口则洪水往往奔流于豫东、鲁西南、淮北平原,造成严重灾害。例如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河南濮阳县西南)溃决,东南夺泗、淮入海,洪水泛滥于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16个郡的地区,成灾达20年之久。西汉末王莽时(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决口,洪水淹及清河郡以东之地,以后又泛滥于东部平原,时间长达60年。此时黄河中下游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社会矛盾也十分激烈,与此不无关系。   

  (三)东汉至唐末(公元1世纪至10世纪)   

  东汉永平十二至十三年(公元69~70年),东汉政府动员数十万民工,由王景主持对黄河下游河道进行全面的整治。王景根据王莽时黄河决口后几十年内冲成的大河流势,随地形高下,通过疏浚壅塞、开凿高阜、截弯取直、修筑堤防、设置水门等措施,辟出了一条新的黄河下游河道,使漫流的洪水归纳干流。这条新道自长寿津(今河南濮阳西)由西汉大河别出,流经今冀鲁交界地带,在今山东利津县入海。从此以后大约800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间有决溢,也未酿成大灾,更没有发生较大的改道18。究其原因:一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自东汉开始迁入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唐代又在中游地区设置不少官营牧场,大片土地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替代了栽培作物,水土流失相对减缓,下游河道泥沙也相应少了;二是当时黄河下游河道两岸存在不少分流,或独流入海,或与其他河游相通,沿途还有许多大小湖泊和沼泽洼地,均起着分洪、排沙和调节流量的作用,从而减轻了干流的负担;三是经过王景治理的下游河道,流路顺直,堤防完备,有利于洪水的宣泄、泥沙的冲刷,延缓了河道的堆积。这一时期黄河下游平原水利建设多有建树,农业兴旺,稻作水田尤为发达。   

  (四)唐末至北宋末(公元10世纪至1127年)   

  东汉以来经过近千年的堆积,至唐末黄河下游河道已渐淤高,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县一带即古棣州境内经常发生决溢。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河口段就发生过决口改道。进入五代,黄河决口频率显著增加。据统计,五代53年内发生过19次决溢,平均不足三年一次19。11世纪初,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县境内河口段的河道“(淤)高民屋殆丈余”20,出现了悬河的险象。由于河口段河道的淤高,洪水下泄不畅,决口的地点逐步上移至下游河道的上段,即澶州(今河南濮阳市南)、滑州(今河南滑县东旧城)一带河段。因为这里河道“最为隘狭”,是黄河下游的窄段,洪水来时在此遇到壅遏,而滑州两岸土质疏松,河岸善崩,于是常在此破堤而决。据统计,从10世纪下半叶至12世纪20年代在此决口的次数占总数的1/3。又因为这里地处黄河下游平原上部,决口后洪水成灾面很大。例如公元944年黄河在滑州决口,洪水淹没了鲁西南的郓、濮、单、曹数州,最后洪水蓄积在梁山周围,将巨野泽扩大为著名的梁山泊。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河水在滑州城旁决口,口门阔700步,河水经澶、濮、曹、郓等州,最后注入梁山泊,东南夺泗、淮入海,受灾地域为32州县;次年河塞,旋复决,“害如三年而益甚”,至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才将决口堵住。次年(公元1028年)又决于澶州王楚埽,至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才采取堵口措施。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河决澶州横陇埽,冲出一条新道,从今河南濮阳东北经山东聊城、临清一带,在今滨县、惠民县以北入海,史称横陇河,是黄河下游一条分流。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又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昌湖集)决口,北流经今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下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大清河一线),在今天津市区入海。这是宋代首次出现的黄河北派。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河水又在魏县(今河北大名东)第六埽决口,冲出一条分流,东北夺今马颊河入海,与北流相对而言,称为东派。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河水在澶州曹村决口,北流断绝,河道南徙,东南汇入梁山泊,分为南北二股,一股夺南清河(泗水)汇淮入海;一股徙夺北清河(济水)入海。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河水又在澶州小吴埽决而北流,至天津入海。过了13年,至绍圣元年(公元 1094年)再次堵塞北流,单行东流。至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河水又在内黄口决而北流,东流又绝,直至北宋亡国21。总之,自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以后至北宋亡国的80年内,黄河时而北流(49年),时而东流(16年),时而两股并行(15年),时而决入梁山泊分南北清河入海。河道在河北平原上呈游荡性活动,正如宋人苏辙所说,“东行于太(泰)山之麓则决而西;西行至西山(指太行山)之麓则决而东”22。黄河下游进入变迁紊乱的时代。  

  (五)金元至明嘉靖(公元1128年至16世纪中叶)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在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扒开河堤,使黄河东决流经豫东、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由泗水入淮23。从此黄河离开了先秦以来流经今河南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七百多年里,黄河以东南入淮为常,河患由河北平原转至黄淮平原,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的一件大事。   

  黄河东决以后,下游河道变迁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是决口地点不断西移。起初决口集中在今山东巨野、寿张、郓城、曹县一带,12世纪中叶以后西移至河南汲县、阳武(今原阳东部)、延津一带,到13世纪70年代至14世纪20年代决口已移至新乡、原武(今原阳西部)、荥泽(今郑州市西古荣镇)一带。进入15世纪,决口到处发生,比较集中在河南原武、阳武、开封等地,即黄河下游的上段。二是河流干道不断南摆。12世纪中期以后河道经豫东北、鲁西南,至今山东梁山县境汇入泗水,由泗入淮。以后河道经入豫东开封、商丘地区,经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夺泗入淮。金元之际两次人为决河,先后夺濉、涡入淮。13世纪后期一段时间河道夺颍河入淮,到达了黄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三是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以今废黄河道为主轴,北决往往经今鲁西北夺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入海,南决夺泗、濉、涡、颍入淮。经常数股并行,迭为主次,变迁极为紊乱。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黄河在曹县白茅堤北决,洪水沿着会通河、北清河,泛滥于沿岸的河间、济南等路,即今冀东、豫东、鲁西等地,遭到严重水患。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经贾鲁治理,形成了一条由河南封丘东至徐州夺泗入淮的黄河干道,史称“贾鲁河”24。过了40年,至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干流又改走颍河入淮。明永乐年间定都北京后,修复了元末淤塞的会通河。以后治河主要目的是为保运河,即不使黄河北决冲毁会通河,故明中叶以后,黄河比较固定的为汴、涡、颍三道,以汴道(约当今废黄河,因为古汴水所经故名)为干流。15世纪末在黄河干流北岸,从河南武陟至江苏沛县筑成一条绵亘180公里的太行堤后,北决相对减少,多由南岸分流濉、涡、颍、浍等河入淮。进入16世纪,大堤年久失修,山东境内曹、单一带决口又开始增多,河患迭起,几无宁日。

  这一时期河患特别严重有其社会和自然的原因。社会方面,宋金之际,河道初入豫东、鲁西南地区都是平地漫流而成,河床宽浅变易无定,虽有堤防,但多为沙土筑成,下一次洪峰到来即被冲溃,故汛期往往形成多股分流。再则河患地处宋金交界地带,金朝政府害怕“骤兴大役,人心动摇,恐宋人乘间构为边患”25。再说绍兴和议宋金以河为界,黄河南决,金人占领区愈大,对金人有利,故听河泛决而不顾26,遂使造成多股分流、变迁无定的局面。元明时期,为确保山东境内运河的畅通,人为阻止黄河北决,而南岸决口多不塞,听其南泛,故河水多南分多股入淮。自然方面,黄河干道离开浚、滑县窄段控制后,决入豫东、鲁西南低洼平原地区,势必散漫分流;以后上游黄河出山的控制点郑州西北广武山(今邙山)南涯为河水冲啮崩坍,大河主溜南逼,故决口上移,决流南摆。当河水决渠口地点上移后,过洪扇面越大,成灾地域就越广。因此,这五个世纪里黄淮平原广泛遭到严重灾害。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