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辽阔,新石器时代文化丰富而复杂。那么这个文化到底是怎样开始的呢?有没有从一个地点起源向四方传播的迹象呢?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了当前我国考古材料的实际,我认为: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阶段,并不存在从一个地点起源的问题。而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经过中石器时代、向着新石器时代延
续发展下来的。延续发展下来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又形成若干个中心,因此,作多中心发展。这些多中心的文化,发展有迟有速、有高有低,受到强烈的不平衡规律支配,因而又呈现不平衡状态。
远在20世纪30年代,安特生(J.G.Anderson)认为新疆是中国仰韶文化的发源地,然后迁入黄河河谷[1][2]。我国考古学者裴文中[3]和尹达[4]两位先生,对于他这个意见,共同指出无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是不对的。但是实际情况如何,迄今仍感茫然。所以像这样的新石器时代关键性学术课题,实有全面研究的必要。
一
我所以说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没有从一个地点起源并向四方传播,是因为观察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通过中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生的连续性。
就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而论,据统计,有北京市周口店山顶洞、河北省阳原虎头梁、山西省沁水下川、内蒙古清水河、黑龙江省呼玛十八站、辽宁省营口金牛山上层、山东省沂源一号洞、河南省安阳小南海、江苏省泗洪下草湾、浙江省建德乌龟洞、湖南省桂阳岩洞、江西省乐平涌山岩、广西柳江柳江人洞、贵州省普定穿洞、云南省路南安仁村、四川省资阳黄鳝溪、陕西省蓝田涝池河沟、甘肃省庆源巨家塬、青海省可可西里、宁夏水洞沟、台湾省台南菜寮溪等,共69个地
点[5][6],广布于我国的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这些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经过中石器时代,孕育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奠定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基础。
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新石器时代的连续性[7],首先反映在石器的形制上,如山西朔县峙峪的指甲型刮削器,已经具备了新石器时代细石器同类器的雏形,特别是有肩扇形刃的斧状器,开始了有肩新石器的先河[8]。安阳小南海的条形石片[9],虽然稍厚一些,无疑是新石器时代细石器中石叶的原始形式。下川的锥状石核、条形石片、圆头刮削器、指甲型刮削器,都可以在新石器时代细石器中找到相似的器形。而长9厘米的梯形锛形器[10],更应是新石器中石锛的祖型。广西祟左矮洞、来宾麒麟山盖头洞、柳州白莲洞旧石器时代晚期砾石砍砸器[11],与柳州鲤鱼嘴下层[12]、桂林甑皮岩[13]等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的砾石砍砸器,形式非常相似。这些实例都证明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次反映在石器工艺上的连续性,峙峪石墨装饰品的一面和边缘上,都有清晰的砥痕,山顶洞的小砾石上,有斜平行砥痕。峙峪的石墨装饰品从一面钻孔、山顶洞的砾石和石珠从两面钻孔、山顶洞的海蚶有打孔、山顶洞的骨针和獾牙有穿孔[14],新石器时代的一些作孔工艺,可以证明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开始了。
同时华北旧石器晚期石器沿着长宽等比的小型化或长宽不等比细化方向发展,而华南贵州穿洞的石器,也趋向变小。所以石器更接近成形,种类有所增多,器形渐趋细小化[15],这些都标志着复合工具或镶嵌工具的出现,尤其是石刃刀的使用,表明渔猎经济达到了高峰。
正是由于这些遍布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经过中石器时代之后,从而在各地前后不同的出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这就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产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