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土高原——黄河上游游牧文化的主要特点
1.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汇地带。虽然在中国历史的早期,黄土高原主要属于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但是,自战国以后,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并修筑了长城以后,这里就逐渐变成了一个农牧混合区域。半农半牧或农牧兼营的
经济结构,在这里具有较普遍的意义。随着古人对黄土高原的不断开发,其最终结果是对这一地区草原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以至于游牧民族在这里很难维持生存,这里变成了基本上“靠天吃饭”的干旱农业地区。正是由于此地区的过渡性,这里也就成为历史上南北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最主要的地区。
黄河上游地区处于我国历史上东西文化交流与南北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今天我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都是历史上从北方迁徙来的,而且,一般认为他们大都属于历史上羌氐系统的民族。这些古代的羌氐民族生活在今天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他们不仅带去了当地的羌氐文化,同时也带去了北方蒙古高原上的一些游牧文化。古代羌氐系统民族向西南方向的迁徙,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向青藏高原迁徙,即逐渐进入了高原的腹地即西藏高原,并对后来吐蕃以及藏族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是向西南方向迁徙,进入了今天的川滇地区,形成了一些当地特有的民族,主要是藏缅语族的民族。
2.地理环境上的过渡性与经济文化类型的演变。如果将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和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到:蒙古高原的草原条件最好,那里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经济,因此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就发展了两种比较典型的游牧畜牧业经济。这里一般不适合发展农耕经济,因此,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所需要的粮食,必须要从外部获得即通过交换或战争掠夺,这样,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就不可避免。
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虽然主要属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但是却与西藏高原有很大的不同。相对来说,凡是能够发展畜牧业经济的地区,一般都能发展畜牧业经济,并且也十分适合发展农牧兼营或半农半牧的经济形式。生活在这一区域的游牧民族所需要的粮食,一般都可以通过发展农耕经济而得到基本的解决,他们一般不会大规模地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中原农耕民族的粮食。
在青藏高原,农业区和畜牧业区的界限十分显著。在总体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农牧分营”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同一个民族内部形成“农牧分营”的经济模式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民族内部的农耕与畜牧产品的交流,但是,这需要民族内部高度统一与内部两种生计方式之间的平衡。但是,由于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的限制,农耕经济并不能完全满足整个社会需求,因此,在某一个时期,当地民族也需要与农耕民族进行产品交流。
总之,从北方的蒙古高原,经过黄土高原——黄河上游地区,再到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游牧经济的各种类型在分布上呈现出地域化趋势,即典型的草原游牧畜牧业经济,农牧兼营或半农半牧经济,农牧分营经济。
3.黄土高原是历史上北方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的实际融合区。蒙古高原上游牧民族的南下,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至少从秦汉时期起,就不断有游牧民族南下,被中原王朝安置在黄土高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