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史前史,以时间说,上下几百万年;从空间说,要概括9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中华祖先创造的光辉业绩,任务相当繁重。从何着手呢?鄙意可考虑:1.区系观点是个纲,纲举目张;2.文明开始是把金钥匙,是要大力开拓的课题;3.文化传统的根系要上溯到旧石器时代;4.由近及远,一个课题、一个课题逐步积累。
一部史前史,既是人类社会发展史、文化史,又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这种性质决定它必须是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成果,不仅需要吸收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还要借助地质学、古生物学以及许多自然科学或新技术手段。环境考古学是一门新产生的交叉学科,它的任务不是单纯研究自然界的进化,而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自然。从刀耕火种起就在破坏生态平衡,随着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对自然的破坏也越加剧,同时,自然给予人类的报复也越加沉重。直到20世纪末人们才认识到生态危机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需要重建人同自然界的协调关系。环境考古的目的就在于从历史角度阐述人类依附于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最终回归自然的辩证关系。
最后的一句话是对中国史前史给予科学总结,弘扬民族文化,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国情,提高民族自信心;同时,也将是对世界文化史的贡献。
注 释:
[1]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12、21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中文版。
[2] 大地湾F901遗址,位于大地湾河岸阶地上类似“坞壁”聚落遗址的中部,现状地势高出河床80米。遗址反映这是一幢多空间的复合体建筑,主体为一梯形平面的大室,遗迹清晰可辨。前墙长1670厘米,后墙长1520厘米,左墙长784厘米,右墙长836厘米。主室前面有三门,各宽约120毫米左右,中门有凸出的门斗,室内居中设直径260厘米的大火塘,左右近后山墙各有一大柱,形成轴对称格局。主室左右各有侧室残迹;前部有与室等宽的三列柱迹,表明前部联结敞棚。整组建筑纵轴北偏东30°,即面向西南,正是古人推崇的昃位。这一建筑遗址反映如下特点。1.位于聚落总体的中心部位。2.为已知全聚落中体量最大的建筑;并为庄重的对称格局;大室中门设外凸的门斗,特别强调了中轴线。3.主室大空间南向开三门,总开启宽度约350厘米,加强了它的开放性以及和前部敞棚的连贯性。这显示出主室是“堂”的性质。4.主室前部连结的开放的敞棚,正是所谓的前轩。“堂”前设“轩”这一格局,大有“天子临轩”的味道。5.堂的正面并列三门沟通前轩,反映实用上的群众性和礼仪性,显然它不是一般居室性质,而是一座具有重要社会功能的建筑物。6.堂的后部有室,左右各有侧室——“旁”、“夹”,构成明确的“前堂后室”并设“旁”、“夹”的格局。这与史籍所追记的“夏后氏世室”形制正相符合。7.堂内伴出收装粮食的陶抄(与当地现今所用的木抄形制相同)及营建抄平用的平水(原始水平仪)等,都应是部族公用性器具。它们结合建筑形制,可以进一步表明这里大约是最高治理机构的所在。8.就建筑学而言,这座建筑显出了数据概念和构成意识:堂的长宽比为2∶1;二中柱各居中轴一侧方形面积的中轴上;前后檐承重柱数目相等(但不对位)。9.就结构学而言,以木构为骨干的土木混合结构承袭了仰韶文化“墙倒屋不塌”的构架传统,但与半坡类型(以F24、F25为代表)不同,其围护结构不在承重柱轴线上,而在外侧。综合以上几项特点,可以推测F901为当时部落社会治理的中心机构,也是部落首领的寓所。前部堂、轩用于办事、聚合或典礼;后室及旁、夹用于首领的生活起居。F901正可印证夏后氏“世室”(含义即“大房子”)的传说。“世室”这一复合体的大房子,从形式上讲是“前堂后室”;从功能上讲,是“前朝后寝”。F901——世室,奠定了中国宫殿制度的基本格局;上溯其源,它正与仰韶文化半坡遗址所见的比较简单的“前堂后室”的“大房子”——F1,一脉相承(本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杨鸿勋提供)。
来源:《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第一辑》 (经内蒙古社科院授权)
网页编辑: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