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史前史研究
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苏秉琦

  旧石器时代之后的历史时期是新石器时代。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我想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主要内容。一根主线是技术、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本身的发展。广义的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是一部从氏族社会向早期国家发展的历史,也就是要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在中国史前史中的具体体现的过程;另一部分内容则要具体研究中华民族的形

成,中国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中国文化传统的组合与重组的史实。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几十万年、上百万年以来文化传统组合与重组的结果。我们先来谈从氏族社会到国家出现的历史的研究。

  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包括了农业的起源、农牧业的分工以及农牧业代替渔猎而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随之出现了定居的聚落,从“前陶新石器时代”发展到会制作陶器、饲养家畜,以及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的出现与发展。中国考古学成果已证明中国史前农业是独立起源自成一系的。黄河流域是粟的发源地,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发源地。七八千年前的聚落在各大文化区都已有所发现,而以半坡、姜寨的聚落为最完整、最典型。与这一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的是,氏族社会由旧石器时代晚期所处的氏族制前期发展到了氏族制的繁荣鼎盛时代。半坡、姜寨聚落可以说已达到了氏族制度发展的顶点。也正是在半坡、姜寨所处的时代发生了氏族社会的转折,即由繁荣的顶点走向衰落、解体的转折。我们都知道,山顶洞人已有了埋葬仪式,那是有血缘关系氏族成员对死者的怀念,它反映了氏族意识的存在。哈尔滨的阎家岗发现了一处营地,考古资料表明,该营地是以比氏族范围更大的人群进行季节性的集体围猎的遗存,猎获的对象种类单纯。进行这类群体狩猎,必定有着相应的社会群体组织——氏族部落的存在。半坡、姜寨那种环壕大型居址,其中以大房子为中心,小房子在其周围所体现的氏族团结向心的精神,以及居址之外有排列较整齐的氏族墓地,墓地上同性合葬、小孩不埋入氏族墓地等情况所体现的典型氏族制度的原则,说明氏族制度发展到了顶点。而且其后不久就出现了在居址中心也可以埋人,男女老少同穴合葬的现象,就说明氏族制度的原则开始被破坏了。半坡遗址另外一些文化现象也说明它正处于社会转变期。如小口尖底瓶未必都是汲水器。甲骨文中的酉字有的就是尖底瓶的象形。由它组成的会意字如“尊”、“奠”,其中所装的不应是日常饮用的水,甚至不是日常饮用的酒,而应是礼仪、祭祀用酒。尖底瓶应是一种祭器或礼器,正所谓“无酒不成礼”。半坡那种绘有人面鱼纹之类的彩陶,反映的已不再是图腾崇拜,已超越了图腾崇拜的阶段。有些彩陶应属“神职”人员专用器皿,当时或已出现了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仰韶彩陶无疑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大汶口文化早期那种带提梁的陶鬶和各种形制的陶杯、觚,具有同样的意义,是神器,不应看做简单的日用器皿。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早期、崧泽文化而后流布各地的石钺、玉钺,大多不是实用工具,乃是权力和权威的象征物。其他区系文化所反映的社会进程,与仰韶相近或略有早晚。例如,阜新查海的玉器距今8000年左右,全是真玉(软玉),对玉料的鉴别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玉器的社会功能已超越一般装饰品,附加上社会意识,成为统治者或上层人物“德”的象征。没有社会分工生产不出玉器,没有社会分化也不需要礼制性的玉器。因此,辽西一带的社会分化早于中原。到距今5000年前后,在古文化(原始文化)得到系统发展的各地,古城、古国纷纷出现。古城是指城、乡最初分化意义上的城和镇;古国指高于氏族部落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古城、古国是时代的产物,社会变革的产物,作为数种文明因素交错存在、相互作用的综合体,成为进入或即将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距今4000年稍前,进入青铜时代,进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代。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