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前言  
  地理环境  
  经济土壤  
  社会结构  
  起源与发展  
  哲学思想  
  宗教文化  
  滇云教育  
  滇云史学  
  滇云文学  
  艺术与科技  
  滇云名胜  
  滇云风俗  
 
 
  首页>>滇云文化>>滇云文学
清代滇云诗文的集大成之作


长联从结构上看,可谓匠心独运,以写景抒情为画龙;以叙事议论为点睛。画龙,则紧扣“大观楼”,写出滇池景色的壮阔浩渺,秀丽多姿,有声有色;点睛,则将赫赫的封建王朝,视若苍烟落照里的断碣残碑,批判的锋芒,力透纸背。同时作者寓情于景,以苍烟落照中的断碣残

碑,以萧琴零落、凄风冷雨的自然景物,衬托出一布衣寒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世事的惆怅。长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语言精练、优美,感情深沉、含蓄。作者抓住滇池风景最具特征的景物,用既形象又极概括的语言加以描写。上联写景,一句一图,字无虚设。作者巧妙地将历史神话和现实景物的描绘结合起来,使景物描写变得神奇富丽,处处闪射着滇池这颗高原明珠的光辉,它既不同于波涛汹涌的东海,也不同于“春和景明”的洞庭,而是非常切合大观楼所见的景色。下联叙事,援引史实,由有关云南的历史事件,进而联想到封建王朝,洞察到生活的底蕴,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对联的写作,在词章、对仗、平仄、音韵方面,同骈文、古诗词中的对偶句一致。关于对仗,古人认为:“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孙髯的大观楼长联,上下联不仅文字上对称,在用典上也相对,而在意境上却相反。在用典方面,上联“东骧神俊”等四句,都有“金马隐现”、“双凤翔舞”、“碧鸡啼鸣”等神话传说作据;下联“汉习楼船”等四句,亦有《汉书》、《新唐书》、《元史》等典籍为证。在意境方面,上下两联是相反的。如上联有“喜茫茫空阔无边”,下联有“叹滚滚英雄谁在”;上联有“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下联有“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上联有“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下联是“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境界,两种不同的感情,一正一反,相互对照,更强化了悲喜的感情色彩。上联的“气势雄伟”或下联的“情调低沉”使中国对联中“反对为佳”的传统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无论从哪方面看,孙髯的这180字长联都显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长联的出现,是明清以来文化发展积淀的产物。长联是滇云诗文集大成之作中最有成就的代表,对以后滇云诗文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方国瑜先生视之为佳作

长联一出,赞许之言不绝。道光年间的楹联学家梁钜章的《楹联丛话》收录了这一长联,并评论说:“胜地壮观、必有长联始称,然不过二三十字而止,惟云南省城附郭大观楼楹联一帖,多至一百七十余言,传颂海内。”既指出了孙髯翁开创性的功绩,又道出了长联在全国的广泛影响。方国瑜先生说:“联语吟咏风物,缅怀故实,音节流畅,寄意深远,佳作也。”对这一帖“古今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者”,郭沫若曾赋诗赞誉:“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2]

    注解:

    [1] 张文勋主编:《滇文化与民族审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 余嘉华:《大观楼长联及作者孙髯》,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网页编辑:金湖

内容把关:白嘎达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