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前言  
  地理环境  
  经济土壤  
  社会结构  
  起源与发展  
  哲学思想  
  宗教文化  
  滇云教育  
  滇云史学  
  滇云文学  
  艺术与科技  
  滇云名胜  
  滇云风俗  
 
 
  首页>>滇云文化>>滇云教育
地方官学


“学而优则仕”是儒家教育的一大宗旨,自隋唐实行科举,通过科举来选拔人才成为历朝的定制,也是中国古代在人才选拔上最能体现平民精神的一个方面。明代学校教育与科举结合得更紧密,明太祖曾下诏特设科举曰:“朕将亲策于

廷,弟其高下而任其以官,使中外之外之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勿得与官。”洪武三年(公元1370)开科,共取了500人,此时云南尚未入版图。明定云南初,学校新设,科举未备,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命云南选贡赴应天府乡试,未能参加,直到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云南选贡始赴应天府乡试,当年中试的有云南府人李忠、杨嵩,李忠又及第进士。洪武朝云南人乡试都得赴南京,随着举业发展的需要,永乐九年(公元1411)朝廷诏令云南布政司始行乡试,以此为始,云南乡试就在昆明举行,不必远赴应天,在云南建立乡试制度是云南举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开科当年,有洪诚等28人中举,其中洪诚、杨春二人举进士。洪诚为昆明沙浪里人,世代为农,到洪诚这一辈开始慕诗书,朝夕讽诵不辍,虽隆冬不设榻,遇夜寒,至两足不可动,以如此之刻苦,终能以登进士,授孝感知县而得到回报。可见无论身分地位高低,只要能苦读诗书,参加科举,金榜题名,便能身价百倍,得一官半职获俸养亲,使家族荣耀无比,这无疑给滇云各族士子以极大的激励,于是他们纷纷加入举业,促使云南举额在不断增多。关于举额,洪熙元年(公元1425)礼部议定:“凡乡试取士,南京国子监及南直隶共八十人;北京国子监及北直隶共五十人,云南交阯十人。”[15]宣德四年(公元1429)六月,诏增云南科举额五名,成化三年(公元1467)增加云南乡试举额四名。举额的不断增加仍难以满足云南士子的需要,正如黔国公沐宗所言:“云南贵州虽在边鄙,久沾圣化人才渐盛,往往与中州之士联中甲科,故来乡试止取四十名,云南二十四名,贵州十六名,人才淹滞,教官亦难转迁,乞量增额数。”成化十年(公元1474),又增云南乡试举人5名。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到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云南举额从40名增至47名,到永历十一年(公元1627),南明朝廷在云南举行最后一科乡试时,仍取了王肇兴等54名举人。在举额增多的同时,科举举类也在增多,除考贡外,还有选贡、拔贡、恩贡等方式。举额的增多和举类的增多又是云南举业获得发展的另一个标志。自明代始乡试在云南形成制度,3年一次,按照朝廷的科举制度开科取士,明代云南全省举行乡试81次,单云南府到天启时就有697人中举,大理府举人达475人,临安府达477人,楚雄府、曲靖府分别为88人和86人,澄江府有91人,蒙化府有71人,较偏远的北胜州和广西府也分别有15人和5人中举。但遗憾的是有明一代云南尚无状元出现,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殿试,有云南楚雄府人李启东初拟为一甲一名,但后来皇帝因云南为边方,把李启东抑置为二甲一名,云南因此与状元无缘。明代云南取文进士216人,武进士47人,举人2390人,我们如果从这些举人、进士在云南各府州县的地理分布的特点规律看,也能看到云南科举发展的一个侧面。

据一些学者的统计、分析研究,[16]明代云南进士、举人密集分布区(每万平方公里产生的举人在300人、进士25人以上的地区)有几个,高居进士、举人密度榜首的是云南府,其举人密度是每万平方公里757人,进士为每平方公里51人,另一地区是大理、蒙化和鹤庆。临安府、澄江府、永昌府处于云南进士举人次密集分布区(每平方公里产生的举人300100人,进士2510人的地区)。楚雄府、姚安府、曲靖府为云南进士举人一般分布区(每平方公里产生的举人10035人,进士102),滇南、滇西南、滇西北沿边各府是举人、进士籍贯分布稀疏区,这些地区每平方公里面积所产生的举人在35人以下,进士不过12人,多数地区无进士分布。通过云南各府人口集中指数可知,明代云南举人明显集中于云南、永昌、楚雄、澄江、广西、元江6府,可见明代云南进士举人分布不平衡,且相对集中,显示出如下特点:第一,进士举人主要集中分布于滇池和洱海区域,如果以行政区划而论,则大理、蒙化、鹤庆、云南4府是云南进士密集之地。第二,如果说大理、蒙化、鹤庆、云南府是进士举人集中的点,那么贯通川滇的建昌路所穿过的云南府、武定诸府以及连接两广的粤西路所穿过的云南府、临安府、广南府、广西府则是云南人才分布的两条纽带,把云南的人才都连接到这两条带上。另外,明代云南人才的分布还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变化特征。以各府单位面积产生的举人人数看,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云南府、大理府、澄江府、蒙化府、鹤庆府、临安府、姚安府、永昌府和曲靖府。到明代后期经过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后,举人进士地理分布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举人密度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云南府、鹤庆府、蒙化府、大理府、澄江府、永昌府、临安府、楚雄府、曲靖府和姚安府。明代前后期人才分布露出新的发展趋势,即举人进士在区域分布上逐渐扩大,由前期的13府扩张到17府;就人才分布密度看,除姚安府外,其余地区后期普遍高于前期,特别是临安府、永昌府、蒙化府、鹤庆府增加幅度更大,举人密度增长都在一倍以上;尽管人才分布仍不平衡,但不平衡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明代云南人才主要分布在大理、蒙化、鹤庆、云南府这4点上和建昌、粤西两线上,山区则更少。前期云南、鹤庆、蒙化、大理4府举人人数占当时全省总数的615%,而到后期,这4府举人人数仅占当时全省总数的515%,可见人才分布的不平衡差距在逐渐缩小。明代云南、大理、蒙化、鹤庆之所以能成为人才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基本是云南当时经济较发达地区,也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交通枢纽所在和内地移民的相对聚居地,而且这些地区在南诏、大理和元代一直是文化教育发展有一定基础的地区,以致当地人能在科举技能培养、进士科第环境和求学机遇等诸方面居优越地位,进入进士举人群体的人数自然要多一些。滇南、滇西、滇西北地处云南边陲,许多民族还在过着刀耕火种或半游牧生活,经济和文化的开发起步较晚,与滇池和洱海地区的文化相较还有相当差距。以致这些地区人才分布十分稀少。以此观之,交通条件便利与否、文化教育传统保持如何,以及汉族移民的多少是影响明代云南人才分布的主要要素。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