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论
由上面的论述不难看出,较之同时期的其他地区居民,红山文化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似乎尤其发达,特别是坛、庙、冢的成组出现,这也就是一部分论者将其作为论定红山先民已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指标的原因。他们不仅
经历了原始宗教信仰发展的一切重要阶段,而且在每一阶段都留下比较多的痕迹,使我们得以较为清楚地追寻他们的足迹。但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各个地区红山文化先民的宗教信仰的发展也不会齐头并进。剔除因考古工作不够而导致的资料不充分的因素不谈,可以说绝大部分红山文化分布地区居民都已经跨越了自然崇拜、动物崇拜阶段,进入祖先崇拜时代。众多墓葬或祭祀遗址出现的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的遗迹事实上已经让位或服务于祖先崇拜的需要。这一现象并不完全是晚期遗址所独有的,最早的兴隆洼文化已经有石斧、玉器、整猪殉葬于女性墓主的情况。就是说较早的遗址里含有最高阶段的祖先遗迹,较晚的遗址也不乏最原始的自然崇拜例证。这说明,早于我们现有的发掘资料所揭示的时代以前,红山文化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已经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当然,进一步的探讨还有待更多的考古工作发展。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
[2]《兴隆洼村发现史前精美玉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晚报》1993年7月15日。
[3]《周礼·春官·大宗伯》。
[4][16][18][20]俞伟超等:《座谈东山嘴遗址》,《文物》1984年第11期。
[5][6][34][36][37][43][69][77]
郭大顺、张克举:《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11期。
[7][38]包头市文管所:《内蒙古大青山西段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6年第6期。
[8][9][25][67][78][80]辽宁文物考古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
[10][47]陆思贤:《翁牛特旗石棚山原始文字释义》,《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11]何新:《诸神的起源》,第2页,三联书店。
[12][45]《辽宁北票县丰下遗址1972年春发掘简报》,《考古》1976年第3期。
[13]孙守道、郭大顺:《论西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文物》1984年第6期。
[14][23][24][42][53]李恭等:《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6年第6期。
[15]陆思贤:《“勾云型玉佩”的形状结构及寓意的思想内容》,《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
[17]王震中:《东山嘴原始祭坛与中国古代的社崇拜》,《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4期。
[19](日)阿部义平:《论石构遗迹》,袁靖译,《北方文物》1990年第2期。
[21]林蔚文:《南方原始宗教与农耕文化略证》,《中南民院学报》1988年第2期。
[22]石廷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第485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26][46]李恭笃:《昭乌达盟石棚山考古发现》,《文物》1982年第3期。
[27]《尸子·君治篇》。
[28]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第277页。
[29][72]张永江:《论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年第1~2期。
[30]《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第268页,台湾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
[31]《古典新义》上册,第49页,古籍出版社,1954年。
[32]《后羿传说丛考》,《中国学报》第1卷,第3、4、5期。
[33]《殷墟卜辞综述》,第243页,中华书局,1988年。
[35]《易经·离》。
[39]《辽宁康平县赵家店村古遗址及墓地调查》,《考古》1992年第1期。
[40][41][60]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小山遗址》,《考古》1987年第6期。
[44][61]方殿春、刘葆华:《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玉器墓的发现》,《文物》1984年第6期。
[48]张乃仁、田广林等:《辽海奇观》,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
[49][57][64]上宅考古队:《北京平谷上宅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8期。
[50]北稔头考古队:《北京平谷北稔头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8期。
[51]孔昭宸、杜乃秋:《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植物的初步报告》,《考古》1985年第10期。
[52]《礼记·郊特性》。
[54][62][63][66][84]《辽西红山文化遗址又有惊人发现》,《光明日报》1989年12月28日。
[55]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考古》1987年第6期。
[56][59]辽宁省博物馆:《辽宁敖汉旗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文物》1977年第12期。
[58][83]《红山文化兴隆洼类型又有发现》,《红山晚报》1993年7月17日。
[65]孙守道、郭大顺:《论西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文物》1984年第6期。
[68]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第12页。
[70]何星亮:《图腾文化与人类诸文化的起源》,第420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
[71]《史记·殷本纪》,《史记·秦本纪》。
[73][74][75]郭治中、包青川、索秀芬:《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发掘述要》,《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
[76]内蒙古考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第1期。
[79]王小盾:《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第131页。
[81]陈星灿:《红山文化彩陶筒形器是陶鼓推考》,《北方文物》1990年第1期。
[82]高美璇:《试论红山文化墓葬》,《北方文物》1989年第1期。
来源:《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第二辑》 (经内蒙古社科院授权)
网页编辑: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