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这里是商族人的老家
过去史学界一直认为商族发源于黄河下游,几经迁徙,其势力发展到黄河中游。最后于公元前15世纪,商王汤灭掉夏朝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商。
20世纪以来,不少学者通过文献考证和考古资料验证,提出了“商民北来说”的新论点。20世纪50年代,金毓黻先生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后来吉林大学张博泉教授又进一步提出“商民北来说”。
商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在商朝建立以前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从商先祖契到商王汤凡十四代。商族发源于北方地区,是一个以游牧为主的民族。被中原各族视为“夷人”,以游牧为主的商族,在建立商王朝之前,商族迁徙八次之多,可见其游牧性质。
据《帝王世纪》记载:“颛顼都亳。”又据《史记·集解》载:“契父帝喾都亳。”《水经
注·渭水》载:“契居蕃。”由此可知,商族的祖先居于亳(蕃)之地。苏赫先生曾收集到一方汉代铜印,这枚印章刻有“番卜”两字。汉代的赤峰称“番”。远古的赤峰是有名的“亳”,也写作“番”或“蕃”。亳的位置大体在赤峰南部和辽西一带,也就是老哈河中下游。《淮南子·地形训》称:“东北薄州曰隐士。”“隐”与“殷”古字相通。《荀子·成相篇》称:“契玄日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十有世乃有天乙是成汤。”《淮南子·坠子训》称:“辽出砥石。”东汉高诱注称:“砥石,山名,在塞外,辽水所出,南入海。”《水经注》中也称:“辽水亦言出砥石山。”由此可见,商先王昭明所居砥石山,即西拉木伦河源头。其地在赤峰克什克腾旗境内白岔山,也叫光头山。
据说商的祖先是高辛氏帝喾的后裔,传说帝喾是掌管北方的神。《十六国春秋·前燕录》载:“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越以居北夷,邑于燕蒙之野。”海滨指渤海,紫蒙川即今老哈河。
1981年在赤峰翁牛特头牌子敖包山前出土了三件大型青铜礼器(一二鼎),铸造方法古朴原始,苏赫先生认为这几件铜器是当地铸造的。在器中发现了两个铭文,其中一字曾在甲骨文出现过,是商人一个方族的名称。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商族最早活动于西拉木伦河流域,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逐渐向南迁徙,到老哈河、大凌河流域,再越过燕山山脉到华北平原,最后到达黄河流域。
(八)赤峰地区是古代北方各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
几千年来,不仅商族在赤峰大地上发展起来,而且几乎(不是全部)所有古代北方各族:东胡、乌桓、鲜卑、库莫奚、契丹、蒙古都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发展。这些古代北方各族在生活、生产活动中,用他们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创造和发展了青铜文明和独具特色的北方草原文化。
与商族一样,契丹族也发祥在这里。赤峰地区的两河流域,是他们兴起的摇篮和故乡。他们与商族不同的是,始终没有南迁,而是在这块大草原上发展起来。辽国初期,它的社会仍处在奴隶制初级阶段。但契丹族是一个开放型积极进取的民族,在保留某些契丹族特有文化特色的同时,大胆重用汉人为官,积极吸收汉文化(主要是儒学)和中原先进文化,创造出一系列具有鲜明特征的契丹文化。契丹和辽文化,随着岁月的推移,又逐渐地融合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
通过前面的论述,充分证明了赤峰地区的历史文化沉淀丰厚,人文资源太丰富了。所以自20世纪初100年来引起国内外很多学者的注意和兴趣,他们不远千里、万里来到这里进行考察、发掘和研究,使赤峰地区万年的人类发展史一页一页地被揭示出来。特别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赤峰人也对赤峰历史、考古、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研究过程中,有幸得到四老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精辟的指导。所以,使我们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四老先生对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曾做过多次指导性的发言,他们的发言为今后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方位。
四老所言为吾辈指明了研究方向
苏秉琦先生是中外著名的学者,中国考古界的泰斗。1991年4月至1993年5月的三年里,苏先生曾就赤峰所在的西辽河流域地区的古文化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不少具有指导意义的谈话。他说,万年前,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发生了农业革命,给全人类带来了巨大变化。多民族交叉,多种经济类型交叉,在当时,在今天,这一带具有典型意义。“赤峰北是西拉木伦河,南是大凌河,这里是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如果说,整个中国文明发展是一部交响曲,辽西的古文明则是它的序曲,比中原早约一千年,传说中的五帝早期活动大约在这里。”“红山文化的突出文明特征是龙纹图案。”“五帝前期活动的中心是燕山南北,燕国的老根就在燕山。这一带古代属《禹贡》中的冀州。”“红山文化时期是古国的开始,夏家店下层文化则是方国的开始,四千年前赤峰英金河北岸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堡带,即是长城雏形,这是古国出现的标志。这里是《禹贡》九州之首。”“赤峰一带的岩画是特色鲜明的东西,属当地土著文化,要认真查访。其中人头岩画是环太平洋文化的特征。环太平洋文化从不断线,在血缘、文化、交流方面的联系从未断线,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环太平洋地区的人们早有联系。”“赤峰地区文化特点在于民族杂居,文化交错。赤峰北部阿旗一带,也是个重要地方,这里出土的红山文化彩陶罐,绘有来自中原的玫瑰花和来自中亚大陆的菱形方格纹和红山本土的龙纹等三种图案,是欧亚大陆汇合点迸出的火花。这意味着五六千年以前,这里是西亚和东亚文化的交汇地带和熔炉。红山文化是多种文化交错、融合的产物。”“阿旗出土的红山彩陶罐,夏家店出土的夏家店下层彩陶罐,只有在赤峰发现,别处不见,这就是赤峰文化。赤峰文化的特点就在于文化交错。文化交错地带是有生命力文化出现的地方。”“赤峰地区地处要冲,自古以来就是个文化交错的地带。红山文化本身就是个多种文化交汇的产物。它最早出现在赤峰,影响波及到燕山南北,燕山是它的老根。红山文化则是燕的老祖宗。其发展系列: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燕文化。”“红山文化显著特点是龙,燕文化的特征也是龙,早期的龙有多种,如鹿龙、猪龙和熊龙。”“燕山南北,赤峰为主,赤峰属古代冀州的一块,这里的文化有自己的特点,值得认真研究。”(摘自《苏秉琦先生论西辽河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