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祭火
蒙古民族自古有祭火继嗣的风俗和传统。在蒙古人看来,火是神圣的,赤峰各地均有许多敬火祭火的做法,除了婚娶大事必须祭火之外,以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火最为隆重,但祭祀的方式和寓意各地稍有不同。
克什克腾旗蒙古族在祭火时,念诵藏文及蒙古文祝辞:“向圣父划的,圣母吹的,以铁为父,以石为母,以榆树为本的火母敬献肥肉和黄油”,祈求火神恩赐“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媳妇,温顺的姑娘和善良的姑爷”。然后说:“祈求如须弥山一般恒存的福禄,祈求如海洋一般广阔的福禄,祈求绵绵不断源源不绝的福禄”,“保佑国泰民安,保佑五畜兴旺,保佑无病无灾,保佑万事如意”。祭文最后说道:“祝愿洪福像海洋般源远流长,祝愿鸿运须弥山般万古长存!长存啦,长存啦,福来福来,福来!”云云。
阿鲁科尔沁旗多数地方,都用藏经祭火神。这些习俗是黄教和萨满教相结合后的祭法。藏经中,有“祭火经”、“火神颂经”等,称火神为“火汗米林加”或“兰加火汗”。
翁牛特旗蒙古族在祭火仪式完毕后,火盆内至少3天不断火,有的保留3个月,甚至到下一年祭火。这是蒙古人十分重视的规矩。蒙古人称最小的儿子为斡惕根,意为守火盆(使其永不止熄)的人。
敖汉旗一带的蒙古族还有正月十三祭火神的习惯。各地均有一系列祭礼和禁忌规范。
(四)祭山
祭山也和祭火一样,在古老的“东胡”时期就很盛行,是蒙古族的传统礼俗和宗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