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文化交流
美洲印第安人与中国北方民族文化对比研究


张贵孝

  1492年10月12日,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他以为到了亚洲的印度,因此,他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哥伦布搞错了。但是,美洲印第安人确实是很久很久以前从亚洲迁移到美洲的。一百多年以来,各国有关学者把美洲的印第安人与亚洲的蒙古人种,特别是那些游牧和狩猎民族

联系起来,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族源、血统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根据人类学、考古学、地质学和历史学等各门科学的研究成果证实,大约在25,000年以前,印第安人的祖先从亚洲的东北部分批越过“陆桥”(现在的白令海峡)移居到北美,后来又遍及到中美和南美。   

  美洲印第安人与中国古代的人民同属蒙古利亚种人,我国的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 先生研究了人类学后,在他的《中国史稿》一书中得出了这样的科学结论:“亚洲大陆,尤其是中亚细亚,原为人类的发源地,从这些地方变为干燥以后,人类乃分支移动,东支入中国为蒙古利亚种,而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从人类系统来看,即为蒙古利亚种之一再向东移植,和中国人是有亲属关系的”。   

  美国人类学家波亚斯曾经率领“杰苏普北太平洋考察团”在北太平洋沿岸地区进行过专门科学考察,研究这一地区亚、美两洲的文化联系。据波亚斯的报告,肯定在北太平洋、西伯利亚及东部和美洲及西北部地区居住的各民族,在人种学、语言联系和文化特点上,都可以找到许多共同点,证明他们之间有过联系。根据这一思路,笔者在此谈谈美洲印第安人与中国北方民族在文化方面的一些对比,仅供有关同仁参考。   

生活习俗的对比

  大家知道,印第安人是辽阔富饶的美洲的原始居民,有许多部落。他们和中国北方一些少数民族一样,大多居住在山林、大草原等边陲地区。不管是大森林中的印第安人还是大草原地带的印第安人,他们所住的帐篷有一种在造型上和我国北方山岭上鄂伦春人的简陋帐篷“仙人柱”(撮罗子)是几乎完全一样的。印第安人帐篷,一般是用七张野牛皮缝制起来的,架起来后很高,很宽敞。帐篷架是用三根木杆连在一起支撑的,立起来后,再用一些辅助木杆加固。野牛皮固定在其中的一个木杆之上,然后围在整个框架上,上面留出一个口作为烟筒。最精明的设计是风进不到帐篷里。在帐篷里的地中间挖一个浅坑,这是作炉灶用的。帐篷内壁再用动物皮覆盖好,即使是冬天也是一个很好的防寒所。鄂伦春人住的“仙人柱”,也是用几根五六米 长的木杆子搭成圆锥形架子做成的,冬天盖狍皮和芦苇帘,夏天覆盖桦树皮。“仙人柱”的中央有火堆,上面吊着铁锅煮肉,屋顶也有开孔出烟通气。   

  美洲印第安人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习俗。一些部落以猎鸟兽为主,以种田和捕鱼为辅,而平原及大草原地带的印第安人则以狩猎为生。在这一点上,印第安人与我国北方的鄂伦春族和赫哲族等民族有可比较之处。如,狩猎是鄂伦春族的主要特点,而捕鱼则是赫哲族的两大生活特点之一。赫哲人也喜欢狩猎。聚居在额尔古纳旗的鄂温克人也以狩猎为生,他们驯养鹿驮运猎物及搬家,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他们外出打猎,也像印第安人一样,往往是有组织的几个人结伴而行。   

  印第安人是北美洲农业的先驱者,但北美各地印第安人所经营的农业发展程度不一。如,少数生活在亚马孙河密林中的印第安人仍过着传统的生活,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种植马铃薯、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并驯养驼马、驼羊等。而我国北方汉族等一些民族也是以经营农业为主,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也是玉米、马铃薯、大豆等。   

  古代印第安人外出主要靠步行,因为在印第安人到达美洲之前,栖息在那里的马已死绝(到16世纪时,是西班牙人把马重新引进到美洲的)。北美印第安人把用狗拉的爬犁作为冬季雪地运载的工具,而我国兴安岭一带的人们,特别是赫哲族也是把狗拉爬犁作为冬季雪上运输的工具。   

  在服饰方面,印第安人所穿的皮袄和蒙古人所穿的皮袄均有大襟、毛领等,脚上的皮靴也有相似之处。   

  在婚姻方面,印第安人和我国北方民族也有可比之处。印第安人同一氏族成员不得通婚,我国北方达斡尔族过去有18个氏族,同一氏族内也是禁止通婚的。其他一些民族,如鄂温克族也实行严格的族外婚。   

  在艺术方面,我国北方汉族、蒙古族和达斡尔等民族均擅长剪纸,也像印第安人一样,擅长刺绣等艺术,用各种绮丽的纹饰来美化生活。   

  在葬俗方面,秘鲁古印第安人除了悬崖凿洞和矗立碑等埋葬方式之外,更多地采用穴葬,即同中国广大地区传统的土葬方式一样。丧葬仪式与我国古代甚至现代北方一些农村的习惯做法相仿。如死者尸体要停放几个“七”(如头七、二七等),直到月圆时才能下葬。在此期间准备陪葬品、制孝服、做棺材、挖墓穴、摆宴席等。送葬时,死者的妻子、儿女等要穿白色孝服,长子走在最前面,其他亲人随后。为表示孝心和对死者的哀痛,送葬人边走边放声痛哭。亲人们每前进几步就要跪在棺木前阻拦灵柩前进,以示挽留死者,如此反反复复,直至墓地。下葬时,死者的儿子及亲人们要向墓穴里撒贝壳粉末(代表钱财),死者的妻妾们哭喊着要随丈夫一起去……   

  在文艺方面也有可比之处。在秘鲁印第安人的舞蹈中,至今还有四种民间舞蹈与中国的舞蹈相似。其一狮子舞,与中国的舞狮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二龙王舞,在的的喀喀湖所在的普诺地区跳这种舞,神似中国民间的求雨,其三跑驴,秘鲁山区和沿海一些地区的人跳这种舞,神似中国民间舞蹈《回娘家》;第四种是踩高跷,这是中国北方农村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而在秘鲁则相当普遍。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