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学术综述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综述


彭光辉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是一个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史大辩论以来,学术界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重大学术问题。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夏代,也有的主张开始于商代或西周,甚至认为铁器工具才敲开了文明之门,战国时代,中国才跨进了文明的大门。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但

到目前为止,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分歧,近年来,学者们利用大量最新的考古资料和民族学资料,对文明的起源地和文明起源的时间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本文试图综述近十几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

文明的诸要素

  夏鼐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青铜冶铸技术,文字的发明和改进,城市和国家的起源等等是文明的要素。探讨文明的起源,首先应该探索文明要素的起源和发展。孙守道、郭大顺在《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1认为,文明的因素很多,如农业和水利灌溉的发展,城堡和城市的形成,文字的出现,以及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等。而龙的起源,既以原始农业的发展为前提,同与农事联系的天象有关,又是原始宗教信仰,原始意识形态,原始文化艺术发达的产物,可以说是诸文明因素的一个结晶。龙的孕育、出现,意味着中国远古文明的黎明时期已经到来。高广仁、邵望平认为,原始文学、金属工具以及城堡等是文明的诸要素2。陈淳则认为,工具和用火,艺术的起源,埋葬习俗等是文明的诸要素3。翁其银在《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论文明的起源》一文中认为,人工制火和图腾崇拜是文明的诸要素。

文明起源的条件

  日知在《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4一文中指出,发生于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生产,即农耕和畜牧以人工增加天然产物的生产,在生产力发展史中是划时代的,在历史上是起革命作用的,这种作用集中表现为通过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导致文明的产生。由新石器时代农业发生到文明起源,经由生产力之继续发展而出现的革命,由部落、农村结合为国家、城市。文明起源毫无例外地必须以农业革命为基础。历史上,在进入文明、出现国家的阶段,绝没有未经新石器革命的文化和国家。金属器的出现,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的发生,都是新石器革命、农业革命以后的事。陈炯亮《论走上文明的历史过渡时期》5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人类历史存在着两次根本性变革的历史过渡:一次是由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一次是由阶级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第一次历史过渡历时万载,孕育了整个人类的原始文明。文章说,人类走上文明自需一定的经济条件,这就是新石器使用和随之而来的农业生产的出现。走上文明的历史过渡时期前后衔接着两种性质根本对立的社会。它的时代特征在于过渡性。所谓过渡性,主要是指作为新生事物的私有制原则不断生产的历史过程。   

  杨一民《试论文明的起源》6一文也认为,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特定水平,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特征,不仅是文明时代概念得到成立的本质根据,也是文明时代得以产生的现实基础。这说明:第一,文明时代不能凭空,也不能先天不足地产生。它只有以特定的生产力水平与此相适应的经济特征为现实基础,才能显示出它那以文字、工艺和艺术为标志,从而在本质上体现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开化程度和进步状态。第二,文明时代是伴随着物质生产力的特点发展阶段而产生的,因此,它不是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全部阶段。第三,原始社会不属于文明时代。但是,原始人类用双手创造的第一个伟大的生产力,都已经包含着文明的潜在因素和萌芽,孕育着人类文明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杨文认为,文明时代出现之时,就是人类自身生产力处于被物质生产力支配的时候。因此,文明或文明时代的起源,是以物质生产力发展到特定水平,并由此直接导致的脑体分工,城乡分离,为其产生的本质根据和真正标志的。

文明起源的地域和时间

  1.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中国文明起源于夏代。夏鼐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指出:根据考古学上的证据,中国虽然并不是完全同外界隔离,但是中国文明还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中国文明有它的个性,它的特殊性风格和特征。小屯殷墟文化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如果认为这是中国文明的诞生,那就未免有点像传说中的老孩子,生下来便有了白胡子。因此,中国文明的起源,应从殷墟文化向上追溯到郑州二里岗文化和比这更为古老的偃师二里头文化。从新发现的文化内容上,可以证明它们之间是有互相关系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唐嘉弘《为什么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7从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国家的建立,礼乐制度的因袭等方面详细、精辟地论证了黄河流域是中国远古和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他指出,从裴李岗文化经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文化直到商代文化之间,在文化传统上是一脉相承的,而在年代序列上又是连续发展的。从上百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蓝田人”经“北京人”直到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周三代,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形成了世界上综合而特殊的农业体系。中华民族和黄河流域有着血肉般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黄河流域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文化植根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和黄河下游的华北大平原,中国文化是在世界范围内延续最久、影响最大、生命力最强的文化。它发源于黄土地带,再向周围扩散,波及整个东亚大陆和岛屿,向西伸入西域,在秦汉和唐宋元明时代,中国文化灿烂的光芒照射在世界广大的土地上,它在古代世界中的历史地位,特别在封建时代,是无与伦比的。   

  金景芳《谈谈中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问题》8一文认为,文明社会是由奴隶社会开始的,中国由原始社会最后向奴隶社会转变,是由夏后启开始的。奴隶社会和原始社会分界的标志,自然是国家。李先登根据1980年登封告城镇王成岗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发现的青铜容器残片,结合在甘青地区从马家窑文化到齐家文化发现的铜器,分析了我国在青铜时代之前有个金石并用时代。  中原地区由于条件优越,社会发展较快,早在四千多年前建立了夏王朝,它是中国最初的奴隶制时代。这是中国文明的开始,也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初期9。   

  佟柱臣考察了当前我国考古材料的实际,认为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阶段,并不存在从一个地点起源的问题,而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经过中石器时代,向着新石器时代延续发展下来的。延续发展下来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又形成若干个中心,因此作多中心发展。这些多中心的文化,发展有迟有速,有高有低,受到强烈的不平衡规律的影响,因而又出现不平衡状态。如此,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若干文化系统中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规律,也是若干部族文化形成的基础。在不平衡规律的支配下,其中夏人建立的夏王朝,在我国三代历史上,是最早出现的国家,也是最先进入文明社会的国家。因此,黄河中下游是中国文明的摇篮的论断是不错的10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