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是西辽河上游原始文化中最有盛誉的重要文化。自命名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新的考古资料不断问世,获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冲破了传统的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说,为“多元一体”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不过由于过去对红山文化的调查、发掘及研究
不够深入,对该文化的渊源认识也不尽一致。在学术界有几方面的认识:1.认为红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系统的原始文化,或者说是仰韶文化的地方性变体[1];2.认为红山文化继承了河北的磁山文化[2];3.认为红山文化很可能是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互相影响之后所产生的新的文化遗存,含有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两种因素,或认为是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接触后所产生的一种典型的混合文化[3]。我们认为:红山文化是西辽河上游独具特点的一种古代文化,自有源流,自成体系,代表了西辽河上游的古代文明。
红山文化的先民们从很早以前就生活在西辽河上游,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开发着辽西大地。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自成系列,尤其发展到距今6000~5000年之际达到了繁荣成熟阶段,在与其他文化持久的交流中不断吸收、消化,并创造出自己的文明,走在其他文化的前面,为中华古文化增添了异彩。
一
以赤峰地区为中心的红山文化,距今约6000~5000年,在这一阶段中,根据其文化及内涵,考古工作者目前把它分为三个类型,分别代表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以敖汉旗兴隆洼F133遗存为代表[4],出土的陶器有夹砂筒形罐,饰之字纹或网格状划纹,器底外面有席纹,罐体较高,通高与口径比差较大,口径与底比差较小,腹部略呈弧形,C14测定年代为距今5865年±65年(未经校正)。中期即西水泉类型,以赤峰市松山区(原郊区)王家店乡西水泉遗址为代表[5]。
此外经过发掘的还有赤峰红山后、蜘蛛山,敖汉旗四道湾等地。这一时期陶器中泥质陶与夹砂陶并用。泥质陶又分粗泥质与细泥质陶两种,以红陶为主,灰褐陶多红顶钵,此外有少量的黑灰色陶。夹砂陶多呈灰褐色,红陶极少。泥质陶火候高,质地坚硬,颜色较纯,尤以薄胎红顶钵为最好,而夹砂陶较差。器类多为筒形罐,还有直口折肩罐,斜口器和器盖。纹饰多压印之字纹,还有刻划竖线或相交斜线、曲线的几何纹,部分筒形罐和斜口器的口部饰附加堆纹。泥质红陶代表性器类有直口深腹、浅腹、折口、折腹等多种形制的钵,凸唇折腹、叠唇、浅腹盆、敛口瓮等。彩陶常见在器表涂红衣,再绘黑彩,均为几何纹,单一母题组成的纹带有宽带纹,蝌蚪形斜线纹、鳞纹、菱形纹、平行三角纹、涡纹等,C14测定距今约5500±105年。晚期为东山嘴类型(城子山类
型)[6]。已经重点调查和发掘的有牛河梁、敖汉旗西台、喀喇沁旗锦山镇河南、牛头沟门村北梁、敖汉旗四家子镇草帽山、牛夕河等地的祭祀遗址和积石冢等。这时期的陶器红陶多以粗泥质为主,夹砂灰褐陶次之,也有少量磨光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压印之字纹仍有代表性,平行线纹特点突出。彩陶出现了新的纹样及新的组合,平行宽横条纹、平行窄横条纹与顶角相对三角纹或弧线三角勾连纹相结合,还有勾叶圆点纹等,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内彩,涂朱或拍印方格纹等新种类纹饰。器形有彩陶双腹盖盆、敞口盆、镂孔无底瓶形器、带流罐、敛口广肩门盆、碗、钵形器座、筒形器等,镂孔无底瓶形器为主要特点。玉器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器类,C14测定距今4975±85年。
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是20世纪50年代在陕西西安半坡和河南陕县庙底沟发现的,它们的文化面貌与年代是以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的早期阶段为第一期。陶器均为手制,火候较高,绝大多数为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典型器物有“红顶式”直口圆底钵、卷沿腹圆底或小平底盆、深腹弦纹盆、小口细颈大腹壶、直口尖底瓶、折沿大口弦纹罐、敛口深腹小平底粗绳纹陶瓮,器表除素面外,主要纹饰有绳纹、细绳纹、弦纹、剔刺纹等。彩陶数量不多,几乎全部是红陶黑彩,多绘动物形象。最基本的纹样是鱼纹和变体鱼纹,如人面纹、写实的鱼纹、图案化了的鱼纹以及由鱼纹衍变而来的对顶三角纹等。此外还有鹿纹及波折纹等,彩纹多饰于盆沿或盆内壁、钵类的腹部及细颈大腹壶的上部。C14测定年代在公元前4800年~前4085年之间,而仰韶文化的二期(后冈类型)时代在公元前4500年~前4000年,三期(庙底沟类型)在公元前4000年~前3600年。从以上比较不难看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与中原仰韶文化的发展过程几乎是同步的,头尾相当,阶段性也近似。这就充分证明:中华文化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撞击的,不论周边还是中原,先进的总是要代替落后的,有时文明就在周边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