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红山·辽西文化
关于西辽河地区早期农耕时代城的起源及其发展


田广林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铜石并用时代考古学文化,它在西辽河地区诸种早期农耕文化的系列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现已初步查明,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以西拉木伦

河、老哈河为中心,西起张家口,东达辽河中游,北至大兴安岭,南抵京津地区。已经发现的大量红山文化遗址,多数都分布在高出河床的台地和山坡上,已经发掘的遗址有赤峰水泉、蜘蛛山、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敖汉旗三道湾子、四棱山、西台、辽宁朝阳三官甸子、牛河梁、喀左东山嘴、阜新胡头沟等地。现有的研究成果初步揭示,红山文化的存在时间为距今7000~5000年前,延续了大约两三千年之久。在此期间,红山文化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期别。第一期的年代相当于中原的老官台文化到半坡文化之间,其特征是以夹砂陶为主要陶系;泥质陶开始占一定比重,施横压竖排或竖压横排的之字纹筒形罐为最常见陶器[9]。第二期的年代相当于半坡文化前期到半坡晚期,特征是受后岗一期文化影响,出现了泥质彩陶。中原的后岗一期文化能与红山文化相互影响,其中暗示着这两支古文化势力的相当强大。红山文化第三期的年代与中原庙底沟文化大体相当,特别是因为受到庙底沟文化影响,彩陶走向了繁盛。此间的用玉风尚和龙凤崇拜习俗已经盛行,预示着社会的发展将要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第四期的年代相当于半坡四期,其特征是用于典礼、祭祀的彩陶筒形器大量出现,冶铜已经发生,与此相适应,出现了以“庙、坛、冢”为代表的大型礼仪性建筑,国家的雏形应运出现。此间,西辽河地区的聚落形态,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展变化。

  (一)聚落规模显著扩大

  以敖汉旗文物普查结果为例:该旗博物馆共调查到红山文化遗址500余处,其中,面积较小者为4000~5000平方米,较大者为3万~10万平方米,特大者甚至广达数平方公里。如千斤营子遗址超过6万平方米,丰水山遗址面积在10万平方米之上,而份子地遗址则广达到6平方公里
以上[10]

  (二)聚落形制开始由圆形向方形转化

  敖汉旗西台红山文化遗址是目前惟一一处经过科学发掘的完整的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整个遗址由两条围沟围绕成紧相联结的两个长方形,形成一个“凸”字形的聚落,总面积在3万平方米之上。在聚落的东南,留有出入的通道。有关学者指出:这是一种新兴的、进步的聚落形态,是我国的聚落形制由史前的圆形或椭圆形向青铜时代的方形或长方形城堡演变的过渡形态[11]

  (三)围沟防御性能的加强敖汉旗境内调查到的红山遗址,有围沟者占1/10,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地表可见在向阳一侧留有通道。已发掘的西台聚落,围沟存宽2米,深约2.25米,与兴隆洼文化时期围沟较浅的现象相比,防御性能明显增强。这是当时社会冲突加剧的具体反映。

  (四)聚落群体的兴起和中心聚落的出现兴隆洼文化的聚落规模虽然已很可观,但分布稀疏,未见群体出现。至红山时期,西辽河地区的聚落遗址骤然增多,涌现了具有成批规模的聚落群体。如:据调查,敖汉旗的红山文化遗址是大体上以河流为纽带成群分布,全旗可以分出大凌河支流组、牛河组、敖来河组、孟克河组、蚌河组、老哈河组。每一组又可分出若干个群体,共有近百个群体。每一群一般有3~5个遗址点,最多的可达20余个。其中,位于孟克河下游的份子地遗址群,处于中心位置的大遗址为6平方公里,其周围又分布着面积在3万平方米左右的较小遗址共5个,构成一群占据孟克河下游南岸东西长10余公里,南北宽4公里的平缓台地上的特大群体[12]

  另一处较大的聚落群体是丰水山红山文化聚落群址,位于牛亡牛河上游,此地地势平坦而开阔。这一群址,共有9个遗址点,遗址面积一般都很大,最大者超过10万平方米,一般为1万~3万平方米,最小的一处为4000平方米。每处遗址的房址在40座左右,大遗址超过100座[13]

  一些迹象表明,在这些群体内部,存在着某种等级上的差别。如在丰水山群址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遗址中曾出土有大型石钺,千斤营子遗址中曾出土玉斧[14],联系到牛河梁、东山嘴红山文化大型礼仪中心被发现的基本史实,可以认为,红山时期,随着聚落群体的涌现,中心聚落也已经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当时的社会组织发生了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和蜕变的具体反映。 

  聚落呈有规律的成群分布,意味着部落联盟组织及其社会功能的存在,而中心聚落的产生,则标志着城乡分化的开始,随着中心聚落对周围环列的聚落主次关系的发展和确立,早期的城便应运而生。那些簇拥着各自中心聚落的大大小小的聚落群体,构成了西辽河地区最早出现的古国形态,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华国家已经首先在中国北方萌芽。

  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是西辽河地区早期农耕文化发展的峰巅时期。当时社会已经具有了高度发展的原始农业,青铜制品已属常见,形制规整,绚烂精美的成套彩陶礼器,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成就和高度发展的观念形态。墓葬资料表明,当时的社会成员不仅贫富分化明显,而且等级制度井然,三代时期社会上层人物专用的规鬲、爵,也已成为当时的习见礼器。其年代测定,距今
约4500~3500年[15]。体现此间西辽河地区古文化发展进步的最明显指标,就是整群的城堡成批涌现。    

  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堡的发展程度,已经相当成熟,青铜文明时代城堡的功能特性,都可以在夏家店下层古城中得到体现。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城堡,大多都是沿河流走向,分布在近水台地或山地上。近山依水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先民择地筑城的基本原则,这一点与红山文化聚落址的分布规律大体一致。近山依水的地势,既便民生,又利防御,因此战国以后,这种成功的经验便升华为“向山左右,经水若泽”的择地理论,对后世城郭的兴建,起着一种规定性的作用。  

  由于城堡主要都分布在河谷地带,故西辽河地区的夏家店下层古城又呈现出城堡带分布的特点。其中,最著名的是阴河城堡带,原因是早在20世纪60年代,这条城带就已经被发现并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16]。近年来,在百岔河、召苏河、半支箭河等地,都发现了下层城堡带的迹象,随着日后工作的逐步深入,其分布面目,自会更为明朗。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