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歌舞戏之外,西域的佛教戏剧也相当发达。1959年,27幕大型回鹘文剧本《弥勒会见记》(Maytri
Simit)抄本在新疆哈密发现[8],这个剧本主要叙述了弥勒离开婆罗门教师傅、离开家乡与乡亲,赴正觉山会见佛祖释迦牟尼,拜佛祖释迦牟尼为师,并获得佛果成道,成为未来佛的故事
。据专家考证,佛教信徒曲·塔什依甘都督和《弥勒会见记》的抄写者均为高昌回鹘人。高昌回鹘汗国以佛教为国教,高昌维吾尔人中有许多虔诚的佛教信徒,他们对未来佛弥勒尤为崇信,他们相信,抄写《弥勒会见记》是积德行善之举,是吉祥之事。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此剧本抄于公元8~10世纪,这说明隋代至宋初,在西域已经出现了大型剧本。哈密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的发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高昌回鹘佛教文化宝库,而且把中国戏剧的形成年代提前三四百年。《使高昌纪》记载:北宋初,王德延出使高昌,他在北庭受到高昌回鹘王的热情款待,盛宴有乐舞,后被邀请去观戏。这说明,宋初,西域不仅有了正规的剧本,戏剧演出活动也相当盛行。
维吾尔族及突厥语各民族人民,西迁以前,在漠北过着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游牧生活。而西迁后,维吾尔人过上了定居的农耕生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引发维吾尔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绿洲城邦农耕文化相适应的戏剧与作家文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公元11世纪,维吾尔人推出了两部惊世之作——诗人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创作的1.3万行的叙事性长诗《福乐智慧》与著名学者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编纂的《突厥语大辞典》。这两部著作都是经典之作,是维吾尔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代表性作品,它们在宋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
北方民族的游牧文化与北方民族的农耕文化,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阿尔泰语系民族的先民共同经历过狩猎文化、游牧文化,拥有相同的萨满教信仰和相近的美学观和英雄观,加之长期的交错而居,因此,研究北方民族文学,尤其是研究北方民族的口承文学,会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感,因为其中的相同与相似之处较多。然而,随着民族的迁徙,以前的游牧民族变成了农耕民族;亦牧亦耕的地区在不断地扩大;以前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现在也开始有了较固定的居所;狩猎民族放下了猎枪走出了森林。时代在发展,随着北方民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他们的文化与文学,必然也会随之而发生一些变化。保护文化生态,抢救濒临消亡的口承文学作品,加强与研究的任务,变得越来越紧迫、越来越繁重。
注 释:
[1]
我国56个民族分属于5个不同的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2]
关于朝鲜语的语系归属问题,尚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应划入阿尔泰语系民族。
[3]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汉译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一卷,第286页,第二卷,第356页。
[4] 杜耀西等人合著《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90、91页。
[5] [法]勒尼·格鲁塞著,魏英邦译:《草原帝国》,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6] 《张说之文集》卷十。转引自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5、76页。
[7] 任半塘:《唐戏弄》(上册),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41页。
[8]
1959年4月,新疆哈密县天山公社的一位牧民在山坡上放牧时,发现一用毛毡包裹的回鹘文文献,经专家鉴定,该文献是一千多年前的回鹘文剧本《弥勒会见记》(Maytri
Simit)的抄本,共有293页,586面。
来源:《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第一辑》 (经内蒙古社科院授权)
网页编辑: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