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词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多次出现,但不是一个特定的术语,其含义是比较广泛的。他们没有把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并列起来说明社会结构。他们用以说明社会结构的术语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总和)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和意识形态。如果把文化与经济、
政治并列起来,显然文化与意识形态不能相等,因为意识形态只是精神领域的一小部分,所以文化大于意识形态。一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创造了“意识形态”一词用以称呼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全部意识,但也没有用“文化”一词。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并列的社会结构理论,并规定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63页)不难看出,毛泽东的社会结构三分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结构二分理论在基本内容和基本基点上是一致的,毛泽东对三者关系的规定根据的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等原理。因此,毛泽东的三分理论与西方学者的三分理论形式上是一致的,观点上是对立的:毛泽东坚持的是唯物史观,而西方学者坚持的是文化史观,即认为文化或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后的决定力量,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因此,马克思主义者有时也采用社会结构三分理论来阐明一些问题,例如江泽民同志也把三者并列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199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至于各种论著把三者并列起来论述,那就太多了。不管人们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只要把三者并列,就是承认文化不是经济、政治,而是经济、政治以外的东西,即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狭义的理解。有了这个共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弄清楚它的内涵,即它的本质。
从前面的论述已可看出,在这个问题上,唯物史观和文化史观的观点是根本对立的。唯物史观认为文化作为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经济是物质活动及其产品,政治不是物质活动,但也是改造社会的客观活动,由于它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而在经济与文化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因此,文化是经济与政治的反映,而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反映。但是,文化还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能给予很大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其本身也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是人类社会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文化史观夸大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亦即夸大精神活动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文化不是来自人类的物质活动,而是人生来就具有的精神活动的能力及其产品;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由人自己支配,因而它是人类活动中最根本的活动,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一切,决定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这两种观点的对立和争论实际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争论,本文不拟讨论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只想提示一下,借以衬托一下本文所遵循的唯物史观关于文化内涵的观点。因此,本文对文化内涵的回答就是: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人类物质活动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