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格尔县北半部分的川区,在古代曾经是著名的敕勒川的一部分。辽阔的草原气息给这里的剪纸艺术的滋生、发展注入了那份粗犷和奔放之气,因此,这里的民间剪纸艺术较之山区较多带有
浓郁的牧歌风情,表现上多以阳刻为主,阴刻相辅,显得有纵有放,厚重而洒脱;在一些装饰性较强的剪纸中,表现风格则要比山区显得更繁丽细密,工整精致。这也许还是川区人民生活较为富足的缘故。代表作者有张花女、刘玉堂等。张花女老人生于清朝光绪末年,今年已有101岁,但她仍手不辍剪。她在小时候便表现出很强的艺术禀赋,八九岁时便开始学画学剪,16岁出嫁后,便在繁重的农耕家务劳作之余开始了她心爱的剪纸生涯,至今已近90年。张花女老人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漫长的生活经历使她的人生充满沧桑、坎坷和传奇经历,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磨难给张花女老人喜爱的剜花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笔无可替代的宝贵精神财富。张花女老人不识字,也没有任何参考图书,但是凭着杰出的艺术禀赋,怀着对生活的炽爱,她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剪纸作品,尤其是她95岁以后的作品更为引人注目,如:《蒙汉和亲》、《牧羊图》、《蒙人进城》、《抬花轿》等。除此之外,她还创作了许多带有强烈神秘怪诞色彩的作品,如《蛟龙食鱼》、《鸡蟾御蛇》、《蛇盘鸡》、《人骑龙》等,引起了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张花女老人的剪纸大多以阴刻为主,物象造型极其简约、夸张,内部的装饰也极尽简明扼要,月牙纹的表现运用较多,且因不同位置、构造而又几多变化。她的作品也因之显得落落大方,毫无人工雕饰之感,极具传神气质,同时又兼有典型的汉代画像石古朴、深沉、隽永遗风。
还有许多作者以表现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见长,如张弟女、刘玉堂、柴梅女、张桂芳、陈莲等,她们的剪纸作品,像《骡驮轿》、《扎高跷》、《走西口》、《放风筝》、《过腊八》等,也都脍炙人口,丰富和充实了和林格尔剪纸艺术。
根据生活和装饰的需要,和林格尔剪纸有许多丰富的表现形式,如广为流传的窗花、角花、地毯花、刺绣花、顶棚花、礼花等,名目繁多,各有特色,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和林格尔剪纸艺术也面临着逐渐失去往日的特殊功能的危机,生存空间日渐萎缩而新的空间又尚未形成,民间剪纸的题材和表现形式缺乏更多的新内容,以及民间剪纸老艺人相继故去,而年轻一代民间剪纸队伍又未能形成的问题。1998年7月,在县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和林格尔县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旗县级剪纸艺术学术组织—和林格尔剪纸学会。
和林格尔剪纸学会成立后,立即着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民间剪纸艺术搜集、抢救和整理工作。经过他们的努力,一大批濒临灭绝的传统民间剪纸从农户的锅灶口抢救回来,同时一大批民间剪纸老艺人被发现,并及时组织、鼓励他们积极创作剪纸,从而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剪纸作品。通过适时组织他们举办各种类型的剪纸活动,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对剪纸艺术的认识,从而使“保护剪纸”的观念深入人心。和林格尔县还把剪纸艺术引入到学校课堂,受到学生的广泛喜爱,出现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剪纸作品。这些作品清新、稚拙,成为和林格尔剪纸艺术园地里一片亮丽的彩霞。同时,还使以往民间剪纸主要靠“母传女,长带幼”的传承发展方式在新形势下得到了拓展。
和林格尔剪纸学会在对本境剪纸艺术和境外剪纸艺术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剪纸艺术做了许多有益的理论研究和探索。他们认为,和林格尔民间剪纸的继承和发展,要不断找准民间剪纸的发展方向,吸收、借鉴其他艺术中有助于剪纸表现的积极因素,紧密结合时代,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型造型艺术类别。在这方面,段建珺同志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在充分发挥和林格尔剪纸固有的粗犷、质朴风格基础之上,他熟练地运用剪纸艺术特有的表现词汇、艺术构造和特殊审美效果,积极表现富有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的草原风情题材。段建珺在创作过程中,有机地融会了版画、装饰画等姐妹艺术表现的审美精髓,并巧妙地把艺术上现代表现主义手法与我国民间剪纸传统的平面构成等因素综合运用,取得了理想的剪纸艺术效果。他的作品风格奔放洒脱,典雅明丽,韵味深厚,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创作的《套马》、《草原雄鹰》、《欢悦的博克手》、《敕勒川》等作品,已经成为令人爱不释手的剪纸艺术佳作。
剪纸艺术的不断发展,使和林格尔名扬遐迩。几年来,该县的3000多幅剪纸作品分别在全国、自治区各类美术展中获奖,1600多幅作品被各类杂志报刊登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羊城晚报》、《中国妇女》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和林格尔的剪纸艺术进行了报道。县剪纸协会会长段建珺的作品还获得了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剪纸展金奖等奖项。101岁的张花女老人的作品被中央美院及内蒙古博物馆收藏。
面对新形势的发展,和林格尔剪纸艺术在产业化方面也做了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有益经验。目前,许多具有浓郁蒙古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和林格尔剪纸艺术作品已被制作成各种包装的旅游纪念品,远传到美国、法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增加人文信息交流的重要内容。还把剪纸艺术运用在舞台设计、书籍装帧、刊头插图、壁挂、装饰画、商标设计等方面,他们做出了积极探索,使剪纸艺术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