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页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首页>>专题主页>>文学艺术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莽原瀚海绘丹青
——内蒙古美术的创建与发展

作者 乌力吉     来源《文化内蒙古第三卷•圣洁的彩虹》
 

    当时正担任中国美协内蒙古分会秘书长的官布,在繁忙的会务工作之余坚持作画,1964年举办了个人画展。吴作人在《油画的新貌》中指出,官布的《傍晚》“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民族的新的生活和新的精神面貌”。继《傍晚》之后,官布又创作了《听毛主席话》、《幸福的会见》、《金色季节》和《草原小

姊妹》等作品。他还在《美术》上发表《内蒙古美术的十年》一文,对建国10年以来内蒙古美术事业的发展作了概括和总结。

    在革命队伍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少数民族画家,大多是年画、连环画、国画、油画都能拿得起来。乌力吉图在50年代初荣获了文化部颁发的年画创作奖,1957年又以长篇连环漫画《巴拉根仓游记》获自治区颁发的创作奖。其代表作有《大兴安岭的早晨》、《林海日出》等。在老画家之中,有一直坚守在年画创作阵地的画家朝鲁,专注于画布上耕耘的画家旺亲,自学成才并在雕塑领域开辟出一块自己的艺术天地的艺术家文浩。文浩是一位创作甚丰的蒙古族雕塑家,他为内蒙古美术填补了一块空白,出版有《文浩雕塑集》。

    在这一时期,创作上比较有成绩的画家还有卢宾、白铭(时任分会副主席)、关和璋、满达、那木斯来、徐坚、胡申得、胡钧、刘天呈、张扬、陈德祥等人。

    进入60年代,自治区美术创作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支百人新军—中央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和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的几届毕业生先后被分配到全区各地,充实创作队伍。现任分会常务副主席思沁,秘书长奎勇,还有关麟英、张国卿、乌勒格、官其格以及在各盟市负责组织美术创作工作的鄂·苏日台、叶立夫,萨因章、刘宝平、马振祥、包世学、全继昌、朝鲁、梁志高、郭才、燕杰、周凤森等同志都是在这一时期走上工作岗位的。1963年,先后在中央美院学习近10年的妥木斯回到内蒙古,从此自治区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美术创作队伍。

    在国庆15周年全国美展上内蒙古有近70件作品参展,在全国29个兄弟省市自治区中名列前茅。内蒙古画家以如此规模的“群像”方式显示自己的阵容还是第一次。《美术》杂志在只有几百字的关于美展开幕式的报道中特意提到,“内蒙古美术特别是油画创作进步显著”。接着《美术》又发表了华夏的专评:《内蒙古美术在跃进》,文中被评的作品多达20余幅。一年以后,以《美术》编辑部的名义发表的《“全国美展”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提到内蒙古参展的《蒙古包前话天下》(金高)、《打草场上》(王玉泉)和《额吉诺尔盐池》(张光璧)等3件作品。可以说,这次展览是对近20年来内蒙古美术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内蒙古美术发展中出现的第一个高潮。1966年初“华北年画、版画展”中内蒙古有百余件作品参展,除了老画家外又涌现出不少新人,其中尤以包世学最为出色,具有一定影响。

    十年“文革”,使方兴未艾的内蒙古美术受到严重摧残。据乌力吉图同志回忆,“文革”初期分会几位领导均被隔离审查,各地较有名的画家也大多遭到查抄和批斗,有的甚至致伤致残。分会多年来的美术收藏品(包括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作品)以及文件、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的民间艺术以及绘画作品,全部被洗劫一空。鉴于这种情况,分会恢复工作从零开始,重新着手建立档案资料,请老一代画家和已故画家亲友、当事人撰写回忆文章。其间,乌力吉图同志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凭记忆写出50000余字、跨越40个年头的《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大事记》(未定稿)。在这一时期,还有一批有才华的中青年画家崭露头角。杨刚、胡勃、刘大为、杨飞云这些已具一定影响力的画家正是在这个扭曲的年代成长起来的。他们现在虽已离开内蒙古,但草原生活依然是他们所乐意表现的题材。

    粉碎“四人帮”后,内蒙古美术经过全面繁荣的10年,打破了区域的封闭状态,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从此内蒙古美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