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戏曲音乐主要源于“八音”,即以笛子、箫、牛骨胡(或马骨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钗等8种乐器构成的音乐。“八音”以吹打为主。明末清初出现“八音坐唱”的形式,演唱曲谱有三四十个,以后又吸取了花灯、彩调的乐曲。布依戏曲音乐有如下几种类型:正调类包括唱腔和器乐曲,唱腔源于“八音
”的《起落板》,有男调和女调之分,乐曲主要是“八音”演奏曲中的《闹场调》;散唱类节奏自由,唱腔高亢、豪放,如《反皇调》、《喊板》、《大王调》等;民歌类曲调婉转、深情,多是当地民歌的音调;花灯、彩调类,可分为唱腔与器乐曲两部分,唱腔朴实、优美、活泼、流畅,如《走路调》、《欢乐歌》、《四平调》、《哭调》、《采花调》、《诉苦调》、《打更调》等;此外还有打击乐曲。
布依族人民喜欢唱歌,犹如壮族的“歌圩”一样,人们定期举行“歌节”活动,著名的有毛杉树歌节和查白歌节。毛杉树在黔西南州安龙县的德卧镇附近。相传,古代有个名叫乃支的恶人横行乡里,得四条好汉相助剪除乃支,经过七天七夜战斗,于农历三月初三取得胜利,他们当中有3人不幸中箭身亡,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在坟前栽种了3棵杉树,针叶似毛,从此,每年三月初三,人们便在此聚会,后来便演变为歌节。在兴义市城郊有个查白场,每年六月二十一这天都有盛大的歌会,人们称之为“查白歌节”或“赶查白”,据说是为了纪念查郎与白妹忠贞的爱情,所以在这一天,男女青年在此相会,相互对歌,以歌声寻觅自己的知音,在查郎与白妹唱过歌的地方以定终身。歌节是布依族人民爱唱歌的象征,它集中地反映了布依族的文化习俗和普遍爱好音乐的习尚。
水族也是一个音乐比较繁荣的民族,素有“唱起歌,像江河”之说,最有特色的是他们的民歌。从音乐形式来作区分,水族民歌主要有双歌、单歌、调词、诘歌、儿歌几类。演唱时唱一首、和一首的称为“双歌”,它分两类,一类用作敬酒、祝贺、叙事,另一类是寓言式的。“双歌”的歌头有两句固定的起歌和声,女声为“腊者业喂,腊乃育喂”(你那边的姐妹喂,我这边的姐妹喂),男声为“流海业喂,流海育喂”(你那边所有的亲戚朋友喂,我这边所有的亲戚朋友喂)。歌尾也有固定的两句衬和,不分男女,大都是“金银般的客人”、“我的亲家哈喂”、“天仙般的客人哈喂”之类赞语。寓言性的“双歌”并不直抒胸臆,而是借物歌和,委婉地表达心意,分为说白与吟唱两部分,以说白为小引,吟唱是它的主体部分。每首都可单独存在并表达一个独立意思的歌叫“单歌”,一般是指在山野所唱的歌,一男一女对唱的情歌称为“单恋”或“单唱”,两人为一方对唱的情歌为“双恋”或“双唱”,三人以上则为“集体恋”或“集体唱”。双唱和集体唱的“单歌”,出现了一人领众人合的演唱形式,并有集体帮腔,因而有独唱、重唱、齐唱3种形式,在唱腔上也有平腔与高腔之分,平腔用本嗓,高腔则用假嗓提高八度。调词是一种有韵律的理词,近乎朗诵,曲调性不强,其节奏显得舒展平稳,气氛庄严肃穆,多半是由德高望重的寨老唱诵,借以追悼祖先,缅怀古人。诘歌又称“诘俄呀”,这也是一种讲述古老道理的歌曲,因系辩论性质,故称“诘歌”,辩论的是非往往涉及历史,故又称为“史诘”,水语称为“诘俄呀”,它只有说,没有唱,一板一眼,最为古朴。儿歌在音乐上,节奏方整,结构严谨,歌曲短小,修饰丰富,歌唱性很强,适合儿童学唱。还有一种以结构特征命名的《蔸歌》,它是一种吟咏事物的偶数组歌,有直诉其事和寓言两种,由说白与咏唱两部分组成,有的歌前有吆喝声,但无歌尾和帮腔,在席间演唱较“双歌”自由,在山野演唱多用假嗓,主要有《姨妈歌》、《丧葬歌》等。
水族民歌的歌词,词体结构较为自由,每首歌或由四、五、七、九句组成,也有由六、八句组成的,还可以把若干首歌串在一起以表达某一中心而成“联曲体”,基本结构单位短小精悍,并在演唱中巧妙重复和尾部加和声以求结构完整,“双歌”多用偶句对仗。句式为“前三后四”,如“思想你,不思茶饭”,间或有“三、三、四”和“三、四、四”的句子,形式工整、匀称,吟唱起来铿锵和鸣,琅琅上口。水族民歌注意押韵,有头韵、腰中韵、尾韵、头尾韵等形式,转韵快,没有一韵到底的现象,即所谓回环交织的“流水韵”。特殊的旋律、节奏、结构、调式,形成了水族民歌独具的风格,有“金凤凰”之誉。旋律一般为四声宫调式,但“单歌”和儿歌结束在角音上,四个旋律构成音的走向和音程跳动以级进为主,还有一种以三全音音列结构的民歌。音前装饰性的旋律,采用下滑装饰性的修饰手法,尤其是“单歌”、“双歌”更为丰富。在曲式结构上,“单歌”和“双歌”都分为歌头、主歌和歌尾三部分,主歌由若干较长的乐句联缀而成,句数多少由演唱者即兴发挥,儿歌皆为短小的四句乐段,而调词和诘歌系由若干句子联缀而成的自由体,曲终亦有和声。单歌、双歌的节拍和节奏形态是一致的,以八分音符、一词一音为典型特征,但双歌的歌头、歌尾节奏比较规整、平稳,单歌却要自由得多,调词和诘歌节拍单一,儿歌的节拍多样而且节奏欢快。歌头、歌尾是不同歌种的音乐形式上的标志,最富有音乐性,旋律性最强,这不仅使单歌、双歌与调词、诘歌、儿歌明显区分,而且单歌和双歌的歌头、歌尾也有若干区别。如前所说,水族民歌主要调式为四声音列,但乐段的终止和中结音都是do音,与汉族民歌宫调式的差异在于强调的支柱音不同,与布依族民歌则有如下几点差别:一、布依族民歌为二声部,而水族民歌为单声部;二、布依族民歌的旋律常通过两个声部的音程组合体现出来,而水族民歌在全曲进行中4个音皆频繁出现;三、两种民歌分别形成不同的旋律线。水族的各种民歌,大都有“和声”,这种领唱、齐唱形式,使音色更加丰富,具有某种多声部结构的雏形。
水族普遍使用的乐器有铜鼓、大皮鼓、芦笙、胡琴、唢呐等,以铜鼓的奏法和乐曲较为殊异。铜鼓的演奏大致分为使用共鸣桶和不用共鸣桶两种方式,以前者居多。演奏时一般要3个人配合,一人击皮鼓,一人击铜鼓,一人移动共鸣桶,将铜鼓悬挂起来,在敲击的时候,共鸣桶需随着鼓点的起落向鼓腹来回抽动,控制气流大小,以达到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音响效果。演奏的配合很重要,铜鼓的主旋律要与皮鼓融为一体,并分出典雅、抒情、奔放、热烈、哀怨、悲伤等情调。舞乐一般用芦笙和蟒筒伴奏。
与音乐相比,布依族和水族的舞蹈显得比较单调,舞种较少。布依族的舞蹈多是集体舞,且祭祀所用的舞蹈占有较大比重,如铙钹舞、转场舞、回旋舞之类,较有特色的是铜鼓刷把舞和狮子舞。铜鼓刷把舞流行于独山、荔波等地,它以铜鼓为中心,既是伴奏,又起着指挥作用,演出时,演员们各执刷把,一二十名男女青年按鼓点变化翩翩起舞,铜鼓声与刷把声交融一片,一般是在春节、四月初八和七月十五演出。狮子舞流行于安龙、册亨等地,它是一种技巧型的表演舞蹈,由两个演员共饰一张“狮皮”,相互配合扮演狮子,不但在地上蹦跳翻滚,而且攀上用七八张大方桌叠起的高台,在仅能容足的高台上盘旋,翻滚自如,然后扑地而下,动作惊险,扣人心弦。水族的舞蹈主要有斗角舞、铜鼓舞、芦笙舞等。铜鼓舞源于古代祭祀活动,常在节庆和红白喜事时演出,舞步随着铜鼓和皮鼓的节奏变化,或踏着雄健的步伐,或急速旋转跳跃,缓徐交错,壮观热烈而又典雅古朴,最后在急如雨点的鼓声中戛然而止,给观众以兴奋愉快的感觉。斗角舞取材于斗牛场面,一般由5支芦笙和5支共鸣的蟒筒伴奏,吹笙者边吹边舞,扮演“斗牛”者插上银角、穿鸡毛裙、披彩绸,以小芦笙导前,大中芦笙随后,戴“牛头”的人作半蹲式舞姿,舞蹈动作幅度大,有浪度,甩腰、顶胯、卷转、抖肩运用自如,起伏翻卷,显示出水族人民热情奔放和粗犷豪迈的性格。斗角舞流行于都江、九阡、地祥、拉揽及榕江等水族地区,主要是用以喜庆丰收,开春以后即停止活动[1]。
注解:
[1]《贵州少数民族音乐》,并见《布依族简史》及《水族简史》。
网页编辑:高娃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