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反映出文化传播的情况,指示着时代的变迁。在明代以前,贵州的建筑,很少有中原的模式,尽管宋墓中有所反映,但成套的建筑群是很少见的。从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主要是明、清两代的遗物,包括城垣、寺观、祠庙、楼台亭阁等等。牌坊留待石刻艺术中叙述。
墓葬似乎可以追溯得更远,在贵州西部和北部
发掘的大量汉墓就告诉了我们,中原式的建筑已经传入。汉墓有土坑墓、砖室墓和石室墓3种类型。土坑墓规模较小,石室墓是利用当地石料修建的,砖室墓有明显的中原特色,墓壁用长方形汉砖砌成,有方形、长方形、铲形和狭长带甬道等形制的砖室。往后,六朝墓和唐墓很少。宋墓在黔北特别多,其数不下几十座,以遵义永安乡皇坟嘴的杨粲墓最为典型,论其规模是国内目前已发现宋墓中最大的一座。它是一座石砌仿木结构双室合葬墓,南北两室并列,中间有过道相通,分为墓门、前室、后室、过道等部分,墓门和墓壁上有精美的石雕,风格与四川发掘的石室宋墓较为接近。
明、清两代,由于政治、军事的需要,城市猛然增加,修建城垣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因为,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包括若干群体和单体工程,何况,城市不下数十座。可惜,大量的城垣已被拆毁,目前只能见到少数几处遗迹。平越卫(今福泉)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建文三年(1401年)改为石城,周长1400丈,高2丈余,设有四门,有城楼4座,串楼1540间,垛口840个,东门外有月城3座,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为了预防水源断绝,将部分河段包围而成“水城”,形成内城、外城、水城的格局。今水城部分已修复,城垣蜿蜒山间,顺山势而下,过河段有水关三座,这种格局,其他地方并不多见。真安州城垣亦有特色,四门中,除东门外,均为水门,西门外之城基有券拱甬道,悉以石板铺底,至今保存完好。贵州有“安顺牌坊、镇宁城墙”之说,足见镇宁州城是修得较好的,它呈矩形,周长3700米,高约5.6米,宽3.4米,今尚存1300米及一座城门。镇远古城垣包括府城和卫城两部分,卫城南跨五老山,北临
阳河,全长3000米,高9米,宽2.6米,有东、南、西、上北、下北五门及城楼,还建有3道防洪堤。播州杨氏土司所筑海龙屯,在遵义西北40公里的龙岩山上,其地孤峰一蒂,陡峭如削,仅山后一径可登,山顶筑有土城、月城两重,设有铜柱、铁柱、飞龙、飞凤等九关,屯内有楼房、仓库,今仅存遗址。
明、清两代,佛教在贵州广为传播,建有大量寺庙,虽然其风格不脱离中原模式,但颇具贵州地方特色。最具有代表性的寺庙建筑首推贵阳的黔灵山弘福寺,它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是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沿九曲径蜿蜒而上,道旁石壁上有大“虎”字摩崖,往上行有“赤松归隐”石刻,海窍亭、一泉亭、洗?池临于半山的峭壁之上,给人以曲径通幽、一步一景之感。山上古木参天,上有平地,弘福寺掩映在丛林之中,显示出佛门圣地的清净、幽深。山门为牌坊形状,中门上题有“弘福寺”及“黔南第一山”字样,两侧门上题有“登清凉地”、“入解脱门”,红墙上有“南无阿弥陀佛”6个大字,庄严肃穆。门前立有高大的照壁,上有“九龙浴佛”的浮雕。寺庙规模宏大,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及藏经楼均建筑在正对山门的中轴线上,把寺庙分隔成4个院落,殿与殿之间有廊庑相连。四进殿堂逐级升高,且前殿、中殿为单层建筑,大雄宝殿为两层,藏经楼为3层,远远望去,鳞次栉比,中心突出,富有立体感。寺庙后边为佛塔,供奉自赤松以来历代高僧。寺周山峰如镞,郁郁葱葱,如此选景、构建,集佛寺建筑之精华,亦显贵州山之灵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