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拱桥中,最受人称赞的是福泉县境内的葛镜桥,它位于城东5里的麻哈江上,两山壁立数仞,相束一江,建桥之前,人们都只好“悬以渡”,沉溺于江者不计其数。明·嘉靖年间,平越卫人葛镜,为了造福桑梓,
决心在此建桥。桥刚建成,洪水暴涨,将桥冲毁,前功尽弃。再次兴建,又被大水冲塌。但他并不灰心,斋戒百日,率妻儿来到江边,酾酒临江,发誓“桥若不成,有如此水”。他耗韭O为之感动流涕,如是者垂三十年而桥成。”后来,道教在福泉盛行起来,编出了一个故事,说此桥工程异常艰险,本来无法修建,张三丰(明·道士)见葛镜心诚志坚,为之感动,助了他一臂之力,随手将一块豆腐端端地放在山间,于是化作石桥,这便是又名“豆腐桥”的来历。
贵阳南明河上的浮玉桥,是国内有名的风景桥之一,它虽然不像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杭州苏堤上的“六桥烟柳”那样名扬天下,但在中国古代风景桥中却有一席之地,所以《古代桥梁史话》是特别提到它的。这座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比之颐和园的玉带桥要早一百多年。桥如白玉浮波,横跨于南明河上,连接水中的鳌矶石而与两岸相通,故名“浮玉桥”。桥原为九孔石拱桥,从北岸至鳌矶石一段桥面平直,在矶石附近拾级而上,形成一个拱弧,下有一个大拱,其余八孔的跨径较小。9个半圆形的拱孔映在水里,刚好形成一个正圆,水至桥下回流,碧波荡漾,正是:“水从碧玉环中流,人在青莲瓣里行。”桥上有亭,桥下有潭,桥边有秀丽的甲秀楼,岸柳堆烟,天光水色,风景格外秀丽。
值得注意的是,在黔西北地区,明代也建起了不少石拱桥,而且多是彝汉工匠共同修建的。明·正德六年(1511年),赐进士翰林院周某题《建十桥记》说:“水西之河,最大者曰六广。六广之西,上流曰鸭池,更由芭河入者有四:一曰洛折,二曰西溪,三曰七汩房,四曰滴澄。……四河之水入于六广,及其奔放衍肆,一泻千里,如自无而下,深不可涉。嗟呼!富商大贾无所为,而至谁有能拒之人,严冬霜降,渡者少,人亦劳,上良于远图,宣慰父更以石为之桥。基密坚致,逾于实地。桥有十:曰蜈蚣,曰秀水,曰麦稼等,皆先宣慰为之。头铺之桥,则今宣慰之所擘画者,自成化己丑(成化五年)始事,至丙午(成化二十二年)迄功,历世以三,乃欢呼庆幸,举酒欣颂。”从宣慰使安观起,经安贵荣至安佐,共建十桥。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在蜈蚣桥头立有一通《重修十桥碑记》,记云:“在昔先宣慰不惜其力,今宣慰君益务扩先人之志,于诸水道要害处又建桥十余;曰龙源,曰乌庆,曰乌西,曰大渡,曰西溪,曰阁鸦,曰老场,曰土射,曰永定。龙源一桥,尤当咽喉,工尤不易。”此碑所说的“又建十余桥”,均在入水西的大道上,即龙场九驿之桥,由修文的龙源桥起,经黔西、大方而达毕节。“前十桥”中今尚存蜈蚣桥。“后十桥”可以大渡桥为代表。
蜈蚣桥即龙源桥,因其地处修文蜈蚣坡下,故名蜈蚣桥,后安国亨重修,改名龙源桥。它是一座三孔石桥,全长40米(其中引桥24米),宽11米,高9米,每孔跨度为8米,有两个楔形桥墩,桥面用规整的石板铺成,两边有24根望柱,其上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柱间有镂空的云纹石栏杆,工艺精湛,实为“黔中古建拱桥之冠”。桥侧所立的《重建十桥碑》,刻有彝文4行。在黔西、大方两县交界处有水名“大渡河”,上文中所说“后十桥”的“大渡桥”就在这条河上,它是一座五孔石拱桥,长70米,宽7米,高14米,桥上无栏杆,北侧有水沟一道,桥头立有彝、汉文碑各一通,汉文碑为安国亨所撰,彝文碑上刻有彝族工匠古乌不崇孙等十余人的名字,竣工之时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前、后十桥表明,水西安氏土司重视桥梁修建,同时也说明石拱桥技术在水西地区得到运用和发展,出现了一批技术高明的彝族筑桥工匠和设计师,而这些桥便是彝汉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明、清两代的石拱桥,值得一提的还有霁虹桥、惠政桥、祝圣桥、百子桥及木卡桥等。霁虹桥在贵阳城南的南明河上,俗称南门桥,它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为九孔石拱桥,因该桥有桃汛之景色,故有“虹桥春涨”之说。惠政桥又名清定桥、瓮城桥,在贵定县的瓮城河上,为湘黔驿道必经之地,因河水湍急,初建浮桥和木桥皆被冲毁,于明弘治六年(1493年)由土官安贵荣兴建五孔石拱桥,孔径9.2~12.5米,至今犹存。祝圣桥又名状元桥,在镇远城东青龙洞,清雍正元年(1732年)兴建,为六孔石拱桥,长123.5米,桥上有亭,也是贵州有名的风景桥之一。百子桥位于都匀市城西南的剑江之上,它是一座七孔石拱桥,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所建。在安顺经花江、兴义至昆明的古驿道上,清代建有一座大桥,名为木卡桥,又名纳福桥,它是贵州古代跨径最大的石拱桥,净跨22.5米,拱圈两端有直径为3米的圆洞,组成空腹型,用以减轻桥身自重。这座桥结构精巧,桥面高于水位34米,高空架设,可以想见当时架桥技术已达到较高的程度。
贵州的古桥,桥型之多,国内罕见,从最原始的跳磴、独木桥到木梁桥、石梁桥、浮桥、索桥、石拱桥都有,还有美丽的风雨桥,堪称“桥梁博物馆”[1]。
注解:
[1]《中国公路交通丛书·贵州公路史》。
网页编辑:高娃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