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彝族地区,有两种土墙房,一种是有半截楼的,另一种是土掌房。这里通常见到的土墙房,多是一列三间,或用土墙砌成,或用板筑土墙,它的特点是,在土墙上放一排木楞,构成半截楼层,而且底层和半截楼都有出檐,屋面为人字顶,有盖草的,也有盖青瓦的。门开在正中一间,进门为堂屋,中置火塘,名为“锅庄”,两
边为卧室。半截楼之得名,是因为它的楼层不高,大约只有一般楼层的一半,主要是用于堆放粮食和杂物、农具,适合于个体农户的生产、生活。在气候比较干燥的地区,例如威宁,土筑房屋多为平顶,墙筑好后,横放着一排木楞,然后铺上茅草、稻草之类,草木覆盖一层稀泥,再用细土捶实,犹如平地,称为“土掌房”。这种房屋的长处,就是可以在屋顶上晒谷,实际上是把平地上的晒坝移到房上,节约地皮。但这种房屋只适用于干燥地区,倘若经常降雨,平顶很难排水,甚至将房屋冲塌[2]。
房屋的建筑总是要“因地制宜”的,在岩溶地区,山区人民又创造了一种别致的“石板房”。贵州遍地是山,岩溶地貌发育,石灰岩出露面积达70%以上,这在其他省是少见的。在邈远的古代,原始人类大都以洞穴为居室,因为这些天然洞穴无需人工修建,而且冬暖夏凉,既可避风雨,又便于防御野兽的侵袭。贵州的溶洞随处可见,所以,古人类和古文化的遗址也特别多,这大概是利用石山作屋的发端吧。后来人们发明了房屋,住山洞的人越来越少,但直到明代时,尚有极少数人住在山洞里,譬如广顺州金筑司的“克孟牯羊苗”,他们“择悬凿窍而居,不设床第,构竹梯上下,高者百仞”。不过,住岩洞与我们这里所说的石板房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石洞是天然的,而石板房是经过人们长期努力才创造出来的,它利用了石料,也利用了石室的优点,但建筑技术的要求是较高的。别的不说,光开采石料就极不易,何况还要将石料加工成规则的石条和厚薄均匀的石板,所以,直到明代才渐渐多了起来。
从贵阳近郊开始,便可见到石头建筑,例如城西南的石板哨、花溪的镇山村。沿着贵(阳)黄(果树)公路走去,特别是到了平坝、安顺、镇宁、关岭,随外皆可见到这种独特的建筑。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恐怕很难稽考,但清康熙年间有个名叫许瓒的人,路过贵州,在他所写的《滇行纪程》中便写道:“(安顺府)城围九里,圜市宫室皆宏敞壮丽,人家以白石为墙,石片为瓦。”显然在此之前很久,人们便修建了石板房,否则不可能这样普遍,以致“人家以白石为墙,石片为瓦”。居住石板房的,并不限于某个民族,但以布依山寨和屯堡人最为突出。
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安庄坡,有个布依山寨名叫石头寨,它是扁担山四十八寨之一。这个寨子聚落在小山坡上,石屋依山修建,层层叠叠,布局井然有序,有的排成一列,有的组成院落。路是石头铺的,桥是石条搭的,寨门和家门是石头砌的,墙壁用石头,屋顶盖石板,寨里还有石桌、石凳、石椅,家里有石臼、石磨盘、石猪槽,俨然是一个石头世界。安顺、平坝一带的屯堡人,他们是明代卫所屯军的后裔,住的也是这样的房子,而且庭院布局多种多样,有燕窝式的三合院,有城堡式的三合院,有城堡式的四合院,还有碉堡式的四合院,装修都很讲究,宁谷镇、七眼桥、白云庄、云山屯等处都有不少石板房。
石板房的特点,就是以石料为主构筑的。地基不用说是石料砌的,四面的墙壁乃至中间的隔墙也是石料砌的,一直砌到山头,只是屋顶的檩子和桁挑用木料。石墙上开有门窗,有些门槛也用石料。最奇怪的是,屋顶全用大约一二厘米的薄石板铺盖。石板方方整整,厚薄均匀,尺寸基本一致,它是从水成岩(沉积岩)上取下来经过加工的。石板铺在屋面上,组成规则的几何图形,有如棋盘,有如菱形,美观大方。这种房屋的好处,首先当然是取材方便,就地采取,就地加工。石头隔热、保暖性能良好,冬暖夏凉,住在石板房里特别舒适。石板房可按需要开设门窗,采光、通风都较理想。至于坚固程度,那就不用说了。正因为它有这许多优点,这一地区的人,都普遍修建石板房,成为贵州有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不过,修建石板房是需要有一定技术条件的,最重要的就是石工技术,包括石料的选择开采、石条石板的加工,还有石墙的砌筑和石板的铺盖等等。从建筑式样看,无论是三开间、五开间的房屋,抑或是三合院、四合院,基本上近乎汉族地区的民居,由此推断它大概是屯军后才兴起的。
比较简单的石板房具有它的原初形式,砌筑墙体的石料并没有经过加工,形状各异,大小不一,而且不用黏合的灰浆,纯属干砌,只是在门窗部位选择较规整的石料,从这里可以看出它的起源。往后,砌筑时加了灰浆,起初可能是用黏土粘缝,进而采用石灰,据说用“羊桃藤”的汁加在石灰里,特别坚固。最大的改进是将石料加工成规整的石块或石条,又将石板打制得四四方方,厚薄均匀,从这里可以看出石工技术在不断发展。有了石板之后,房屋又有改进,房屋正面的墙壁,已经不用石块砌筑,而是将石板镶嵌在预制的木框上,有如板壁一般,这样,门窗的安装就渐渐美化起来。
石板房的布局,单就一幢而言,一般是三开间,中间有一吞门,进去便是堂屋,卧室分列两边,一前一后,多为平房,又在房间的侧面或后面搭一偏厦,作为厨房。房屋是硬山顶,呈人字形,两面分水。房屋组成院落,形成一种封闭结构,一列正房两列厢房的为三合院,门前再加一列对厅的为四合院。无论三合院或四合院都有多种平面布局,有的是一正两厢,有的是两正两厢,有的还增加“磨角”和回廊。从外观上看,有的如燕窝,有的如城堡,有的如碉堡,有朝门进出。院内有天井,均用石板铺筑,一般都有两个天井,正房前后各有一个。院落均有护围墙体,多半为封山型,通常以毛石堆砌,阔绰的才用石磴砌筑。为了防御的需要,一个村落,往往将数十幢石板房结合为一个建筑群体,四周修建石头围墙,寨门处还有箭楼、碉堡,宛若一座古城堡。在城堡内,大体有一定规划,自然形成了街巷,纵横交错,通向四门。这样的石头建筑群,延续了不知多少年代,现在还能见到[3]。
注解:
[1]史继忠:《瑶山的房屋建筑》(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3期)。
[2]刘柯:《贵州少数民族风情》,云南出版社,1989年3月版。
[3]贵州民族研究所编印《贵州少数民族爱国主义·屯堡人专辑》。
网页编辑:高娃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