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最能显示饮食文化的水平和特点,它通过各种不同的技巧加工食品,使之具有色、香、味及形的美感,达到增进食欲、增加营养的目的,并形成一种独特的风味。中国自来是很讲究食品烹调的,特别是在菜的味道上下了不少功夫,不但注意原料的处理和配菜,注意刀法、火候、调味及上浆、挂糊、勾芡,而且对食具及装盘都有
许多考究。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的饮食有明显的差异,主食的区别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口味的不同尤其明显,就拿菜谱来说,有所谓江苏菜系、粤菜系、鲁菜系、川菜系,这只是举其有代表性的几种而言,事实上很难概括全国各地的菜谱,颇有挂一漏万之嫌。人们初到一个新的地方,首先感到的就是饮食不习惯,譬如说,贵州人到了北方,因为没有辣子就吃不下饭,反之,北方人来到贵州,却因为菜里的辣子太多而感到害怕,同样,两广人到四川感到饮食不能适应,而四川人到江浙又会觉得口味不合。贵州人的口味既不同于北方味、江浙味、广东味,也与邻近的四川味、湖南味、广西味、云南味都有所不同,具有酸、辣、杂等特征。
在贵州,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偏偏”,这与贵州特殊的地理条件有关。因为酸既可解暑,又帮助消化。不过,贵州人喜酸和山西人喜欢吃醋并不一样,酸的来源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酸菜。认真研究起来,泡酸乃是一种古老的食品贮藏手段,它通过食品的自然发酵产生多种有机酸,既可调味,又可使食品保存相当长的时间,古书上所说的“菜”大概就是如此。明、清时期宦游贵州的人,首先就注意到“菜”,田汝成《行边纪闻》新奇地写道:“(苗)以荞灰和秫粥酿成臭渖,以鱼肉杂物投之曰,蛆蚋丛嘬以为珍,且富羡者,则曰蓄桶几世矣!”吴振《黔语》也特别提到菜,它说:“(仲家)其俗聚马、牛、鸡、犬骨以米掺和之作,以酸臭为珍品,称富人者则曰蓄几世矣!”陆次云《硐溪纤志》也说:“粥杂鱼肉,蛆虫丛嘬以为珍美,谓之曰。杀牛,以牛骨浸重渊,历久乃酥,取出食之以为至美。”这里所说的“”,是一种特殊的制酸办法,它不是普通的泡菜,而是加入了鱼、肉、骨骼、筋、皮之类的肉食,用米粥使之发酵,在过去食盐困难的情况下用荞灰或蕨灰调味,使之产生一种奇特的酸味,不习惯这种口味的人感到“酸臭”,而当地人则认为是美味,所以作为珍品以待客,并以蓄时间越长越好。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都善于制,有的制成酸笋子、酸菜,有的制成“鱼”、“肉”、“蛋”。黔东南地区有一种“酸鱼”,把鲜鱼放在盐和酒中浸泡一两天之后,与辣椒、花椒搅拌均匀,密封三月,然后在做菜时取之作为调料,借以提味。又有一种“酸牛皮”,将新鲜牛皮切成小块,炖后浸泡在用红辣椒做成的酸汤里,时隔数月,呈黄红色,皮酥肉松,酸辣爽口。在汉族地区,民间普遍泡制各种酸菜,如酸笋子、酸头、酸豇豆、酸黄瓜、酸白菜、酸蕨菜等数十种,泡制方法颇近四川。黔西北地区,人们吃了包谷、洋芋之后,必须喝酸汤消食化气。在贵州有名的食品中,有些就是以酸取胜,如黔东南的酸汤鱼,黔北的酸酢肉,黔南的独山盐酸,黔西北的酸菜小豆汤、酸菜肘子等。
辣又是贵州口味的一大特点。贵州人吃辣子,似乎比四川人、湖南人更胜,不但炒菜以辣子为佐料,吃粉吃面以辣子为重要调味品,而且有些菜几乎全用辣子做成,譬如用青辣椒炒成的“泥鳅辣椒”,简直就是一碗没有切开的椒子,“阴辣椒”实际上是把辣子煮后阴干用来炸吃,还有“泡辣椒”是酸制的,“面辣椒”是将新鲜红辣椒切碎和在米面里。大概是因为贵州人特别喜欢辣,所以有人开玩笑地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这决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事实上贵州人吃辣子是很厉害的,“怕不辣”就是贵州口味的真实写照。贵州的菜普遍是加辣子的,炒菜、凉拌菜是如此,不加辣子的汤菜也要用一碗有辣子的蘸水。过去有这样一句俗语,叫做“辣椒当盐”,这是因为从前盐贵,“斗米斤盐”,吃不起盐的便只好以辣椒作调料提味。不过,辣椒之所以成为贵州人的重要调料,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辣椒颇有刺激性,具有祛寒驱风的功用,吃了以后可以生热发汗,适合于山区人民的生理需要。虽然四川人和湖南人都喜欢吃辣子,但在口味上是不同的:四川以“麻辣”著称,在用辣子的同时,必须加入花椒,而川椒的麻味是很重的;湖南以“胡辣”见长,既用辣椒,又加胡椒;贵州则不然,花椒、胡椒用量甚微,而以“香辣”为本。贵州有一种“ 粑辣椒”,将干辣椒浸泡后,加入生姜、大蒜,像打 粑一样捣碎,捣成辣泥,然后用油炸焦而使人感到又香又辣。干辣椒在火上烤焦后舂细,目的也在于辣中有香。
说贵州味“杂”,是因为贵州的汉族移民来自五湖四海,少数民族的来源各不相同,加之受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的不同影响,口味颇不一致,在“酸”与“辣”的基础上各具特色。拿贵阳来说,它与成都、昆明都不一样,因为它是“五方杂处”之地,虽有自己的特色,但不像成都味和昆明味那样显著,颇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四川的“麻辣烫”在贵阳很盛,“湖南面”在贵阳也很行销,江浙吃螺、蚌、螃蟹的风气也传了进来,天津的包子、苏州的馄饨、广东的烧烤及至新疆的羊肉串,无一不在贵阳拥有自己的市场。随着经济交流的发展,省内各地及各民族的美食也日益扩大传播范围,渐呈交融趋势。譬如原产黔东南的“酸汤鱼”现已遍及各地,黔西南著名的“花江狗肉”已由省内而走向省外,贵阳的“肠旺面”在外县也发展起来,遵义的“羊肉粉”和“豆花面”在许多地方都能吃到,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在饮食上交融起来,五湖四海的饮食都渐渐被纳入以“酸”和“辣”为特点的黔味之中。
有人说贵州的口味比较近乎川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贵州地近四川,在历史上很早便与四川交往密切,四川移民在贵州人口中比例也相当大。但贵州的居民又不只来自四川一地,江浙的、江西的、两湖的、两广的乃至山西、陕西及其他各省的都有,外地的各种风味在这里混杂,并与本地的酸辣味融为一体,在“杂”中显出自己的特色,因而又有别于川味。它以酸辣为主,兼有咸鲜、咸甜、鱼香、胡辣、红油、椒盐、姜汁、蒜泥、酸辣、糖醋、香糟、麻酱等味别,自成一体。“黔菜”的菜谱有二百五十多个花色品种。传统的黔味筵席,大抵分为蹄筋、鱼翅、鸽蛋、杂烩、烧烤等几个档次的席面,以蹄筋席最为普通,以鱼翅席为最高档次。吃席是很讲究的,先上瓜子、花生、葵花、松子一类炒货供客人围桌聊天,接着上“四冷盘”饮酒,再上“四温碗”甜品开胃,主菜有烧蹄筋、宫保鸡、酱汁鸭、蒸甲鱼等“八窝碗”,然后是下饭用的“四座菜”,并备有荷叶卷、鸡丝卷、眉毛酥一类的“点心”,最后是水果和茶。席面的安排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所用的菜肴却有自己的特点。贵州盛产“娃娃鱼”(即大鲵),这种鱼体形肥大,肉质鲜嫩,需要较高的烹调技术,能做成八宝娃娃鱼、红焖娃娃鱼、清炖娃娃鱼等名菜,在从前的“黔菜”中颇具特色,只因这种鱼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今取消了这一道菜。清蒸甲鱼也是“黔菜”中比较名贵的一种,贵州人称之为团鱼或脚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贵州又盛产竹荪,它是一种珍贵的菌类植物,生长在云遮雾罩的苦竹林中,用以做汤,鲜爽可口,沁人心脾,并有抗癌作用。宫保鸡是“黔菜”中的一道有特色的菜,据说是丁宫保(丁宝桢)特别喜欢吃的,它将鸡骨去掉,切成鸡丁,用猛火爆炒,加辣椒油和糖,肉嫩皮脆,颜色鲜红,辣中带甜。还有锅巴海参。它先将饭锅巴炸脆,趁热把海参汤浇下,顿时发出吱吱响声,香脆而味美。席中所用甜品,或八宝饭,或银耳汤,或西米汤,或皂角米,或莲子汤。由此看来,黔菜的筵席,在传统的基础上,兼融南北风味,并根据贵州人的口味和贵州的特产而有变化,别具一格。
不过,在过去,筵席毕竟是少数人享用,而且多半是用来宴请宾客。然而寻常百姓家吃的家常菜也颇具地方特色。贵州人喜欢吃“豆芽豆腐”,把水豆花与黄豆芽放在一起煮,豆腐嫩而汤味鲜,还有一碟油辣椒做蘸水,称为“金钩挂玉牌”。“折耳根”颇具山野风味,它是一种野生植物,学名叫鱼腥草,有一种奇异的芳香,可以凉拌,也可以加辣椒炒腊肉,这与四川、云南又有不同,他们只吃嫩叶,而贵州人吃的却是根茎。炒酸蕨菜也是一种山肴野素,用油炒,加辣椒、大蒜和豆豉,最能引起食欲。苦蒜也是一种野菜,苦蒜、辣椒拌豆豉就是一种常见的菜,也有用苦蒜炒肉末的。遵义人喜欢吃“酸酢肉”,用米面与生肉片拌合,使之发酵而略带酸味,蒸熟以后做菜。毕节一带的“酸菜京豆汤”,是把酸菜与京豆放在锅里煮着吃,实际上是火锅。吃“火锅”在贵州比较普遍,全家围在火塘边共食,将鱼、肉、蔬菜一锅煮,称为“合菜”。这种粗茶淡饭的生活,又是贵州饮食文化的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