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节日中,糯米文化又一再表现出来,并与祭祀活动结合起来,以糯米食品供奉祖先。在贵州,无论是汉族或少数民族,在过春节的时候,农村里几乎家家打 粑、酿甜酒,成为最重要的“年货”,端
午节包粽子也习以为常。黔东南在过“苗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抱公鸡在村边路口迎接祖先神灵,在祖宗牌位前摆一张桌子,以酒菜和糯米 粑敬供祖先。土家族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在吃团圆饭的时候,不但要吃坨坨肉及“合菜”,而且还必须拿红粑粑和红饭供奉祖先,有的还把供品摆在猪厩、牛厩门前和住房、粮仓、水井等处。麻江一带过“绕家年”,头一天晚上举行“念冬”(祭祖)活动,供品有严格规定,鱼、豆腐、糯米饭和 粑是绝对不能缺少的,所用的筷子必须是从山上刚采来的芭茅杆。布依族过“六月六”,村村寨寨杀猪宰鸡,包粽子,在这一天,妇女们提着一篮粽子走村串寨,探亲访友。关岭、镇宁一带布依族还以粽子供奉始祖“盘古”。北盘江上游一带的布依族,在“虎节”第一天,以吃粽子为主,各色各样的粽子任人品尝。农历十月初一,布依族过“牛王节”,人们把 粑粘在牛角上,再粘上野菊花,然后以糯食喂牛。清水江中游的苗族,在农历三月十五过“姊妹饭”节,家家蒸糯米,做成有红、黄、蓝、白、黑、绿等色的“五彩糯米饭”,酿好米酒,等待客人光临。丹寨县龙泉一带苗族还有“粽粑节”,苗语称为“奴饺更”,各地时间不同,从插完秧之日开始,吃粽粑互为欢庆。天柱、锦屏、三穗等侗族村寨过“吃新节”,节前妇女集体到河边将竹筒、水桶及粽粑叶洗净,回家后便将糯米、高粱和盐拌匀制,用“新水”泡糯米酿酒,节日那天在桌上摆着糯米饭,饭上盖着四张接骨丹叶,又在长凳上按房族各放一张叶子,叶上置糯米饭和三株禾穗。水族儿童的节日叫“苏念喜”,时间在水历四月的第一个丑日,这一天,孩子们穿新衣、戴新帽,成群结队地走村串寨,无论到哪一家,大人们都要向他们馈赠染成红色的鸡蛋和红糯米饭。瑶族的“盘王节”,以糯米饭供奉盘王是十分神圣的。仡佬族过春节,在除夕时举行“供粑”仪式,各家都要打一个很大的 粑,放在簸箕或木盘中,周围放着许多小的 粑,并用一根扁竹叶插在大 粑上,纪念祖先开垦土地之功。
糯米在贵州饮食中之所以受到重视,并形成一种特色,一种与婚丧嫁娶、节日喜庆及祭祀祖先相联系的习俗,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贵州是稻米的原产地之一,先秦时期的“濮人”便“耕田、有邑聚”了,古代的“百越”民族大都以糯米为主食,就像西双版纳的傣族一样,可是,后来由于人口日渐增多,而贵州的水田有限,糯谷产量不高,不得不广泛种植癓稻,地里多种包谷,因此糯谷的种植面积日益缩小,但因它是水田农业开创的象征,人们对它有特殊感情,农户往往保留一小块田地种植糯谷,作为年节、喜庆及祭祀之用,于是成为一种珍品。其次,惟其糯谷不多,而它的色、香、味又在其他粮食之上,显得格外珍贵,平时不肯轻易食用,把它妥善保存,集中在节庆时拿出来,或待客,或馈赠,或祭祖,用糯米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其三,糯米质地优良,洁白晶亮,香气扑鼻,富有粘性,能引起许多美好的想像,例如:洁白象征纯真,芳香意味美好,粘连则使人有亲密之感,所以是一种再好不过的吉祥物,可谓是粮食中的“美玉”。其四,犹如北方的面粉一样,糯米的用途相当广泛,可以做成许许多多的食品,因而人们的烹饪技术在糯米上可以得到充分展示,比之大米、包谷有更多的创造性。凡此种种,糯米在贵州食品中显得富有特色,特别是布依族、侗族、水族地区,这种特色更为突出,更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1]。
注解:
[1]《贵州一览》,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年2月版。
网页编辑:高娃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