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贵州人的饮食,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饮食,人们很自然就联想起糯米来,这仿佛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贵州人普遍喜欢糯食,犹如北方人喜欢面食一样,能用糯米做成各式各样的食品,不但平时经常食用,而且逢年过节更是家家必备,生辰喜庆的日子用糯米食品款待客人,或者用来馈赠亲友,形成一种特别的习俗,显示出贵州各民
族在饮食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有人把它称之为“糯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围绕着糯米这一主题,产生了糯米栽培、糯米食品制作及与之相关的种种风俗习惯,许多社交活动,如婚姻、丧葬、祭祀、往来都离不开糯米,内容极其丰富。糯米做成的食品种类很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糯食体系,把它们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6个系列:
最常见的是糯米饭,即将糯米洗净后蒸熟食用。吃法与别处不同,在香喷喷的糯米饭上,加入脆哨、油辣椒、苏麻、糖、酱油、香葱等佐料,兼有甜、辣、香、咸的特点,别是一番风味。有一种吃法,是将香肠、火腿放在糯米饭上蒸,让油浸渍到饭中,使之油润而具有特别香味,称为香肠糯米饭或火腿糯米饭。农村中的吃法又不一样,通常是把新鲜的蚕豆与糯米掺和在一起蒸,白里见青,清香可口。最讲究的是宴席上的“八宝饭”,它以糯米饭为主要原料,加上芝麻、核桃、洗沙、瓜片、百合、苡仁米、西米、莲子等8种配料,还渗入一大碗富油的甜汤。惠水一带出产一种称为“黑珍珠”的糯稻,米呈紫红色或紫黑色,含有糖分、糊精、氨基酸、高级醇、有机酸、有机脂等成分,营养极为丰富,有补血、益气之功,谓之“药米”,用这种糯米蒸制的饭,是一种保健食品。又有一种“乌精饭”,它并不是用黑糯米制成的,而是用一种特殊植物茎叶的汁水浸泡白色的糯米,使之染成乌黑,清香透脾,回味甘甜。在布依族地区,清明节或“三月三”所吃的糯米饭,系用5种不同植物的汁水浸泡而成,染得五颜六色,看去格外喜庆,给人以吉祥之感,称为“花米饭”或“五色饭”。
“ 粑”又是一个系列,它是用糯米饭加工成的,大概是因为粘性特强,故名“ 粑”。过年打 粑在农村里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好像是没有 粑就会使年节气氛逊色,在这种风气之下,城里的人在节日期间也在市场上购买 粑。打 粑是一件很有风趣的事,一般备有一个用整木挖成的“粑槽”,把糯米饭放在槽中,槽的两端各站一人,双手握着一个“T”形的粑棒,一先一后地反复舂打,此起彼落,咚咚有声,直至米粒完全粘合在一起。打好的 粑即刻便可食用,包上白糖,裹上苏麻和豆面,叫做“热 粑”。有的把 粑放在锅里烙,让它起一层锅巴,然后取下来包 粑吃,称为“锅巴夹 粑”。用热 粑包着小豆沙放在油锅里炸,豆沙里放盐和花椒,又是一种风味,俗称“豆沙窝”。为了便于保存,将 粑捏成圆饼状,大者如簸箕,小者如拳头,然后将它晾干,吃的时候再切成薄片,可以烧吃、煮吃,也可以炸吃或烙吃。如果说云南以饵块著名的话,那么,贵州颇有特色的食品之一就是 粑。
在南方各省,特别是湖南、广东、广西和贵州,都喜欢吃粽子,一般多在端午节食用,据说与悼念屈原有关。贵州的粽子是用一种富有清香味的阔叶包成,因为这种叶子专门用来包粽粑,称为“粽粑叶”,捆扎的草称为“粽粑草”,颇具山野风味。与广西的粽子不同,一般包成三角形的锥体,呈等腰三角形锥状的称为“狗头粽”,少有广西那种枕头状的“马脚杆”,也很少加进肉丁等油腻之物。贵州的粽子贵在自然的清香,吃起来很清淡,偶尔加入小豆或绿豆。布依族喜欢吃一种“灰粽粑”,有意在糯米中加入少许带有碱性的草木灰,使之更加柔软、粘连,而且易于消化。
炒米花也很有特色。米花是将糯米蒸熟,阴干后在火上炒至焦黄酥脆,侗家的油茶就非有米花不可。有的将糯米饭做成小圆饼,加上颜色,晾干,作为婚娶的礼物,可以用油炸来下酒。如果用炒好的米花加入糖汁,并加上花生或核桃,便可做成又甜又酥的米花糖。
用糯米磨成面粉或加水磨成“吊浆粑”,可以做成许多食品。最普通的吃法是做汤圆,著名的如毕节汤圆,包心多样,只有拇指般大小,是极好的点心。用糯米面加水捏成小团,内包鲜肉或洗沙,并加芝麻、核桃、花生,放在叶片上蒸熟,叫做“叶儿粑”。清明时节,在山中摘回一种“清明草”,和在糯米粉中,可以做成应节的“清明粑”。还有一种“黄粑”,用糯米、包谷、黄豆蒸制而成,沤成黄色,用笋壳叶包好,柔软甘甜,可以冷食、烧食或用油炸。将黑糯米炒熟后磨成粉状,加糖或盐,冲入沸水,调成糊状,谓之“黑糯米面”。
用糯米酿酒,在贵州相当普遍。通常所说的“甜酒”,是在蒸熟的糯米中加入酒曲,使之发酵、糖化,几天后即可取出待客,可以煮鸡蛋、 粑、耳块或汤圆,味甜而清香,是待客的佳品。用糯米做成的酒名目很多,如刺梨酒、黑糯米酒、九阡酒之类。
不过,千万不要把“糯米文化”简单地看成糯米系列食品,更重要的是发掘它的文化内涵,看到它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及其影响,特别要注意它与民俗的种种渗透关系。婚姻是人生的大事,我们不妨先从这里说起。《旧唐书》在记述贵州少数民族婚俗时说:“婚姻之礼,以牛酒为聘。”这时尚无烧酒一类的蒸馏酒,而是用糯米酿成的发酵酒,而在婚姻缔结时必以“牛酒为聘”,蔚然成风,可见糯米与婚姻很早便结下不解之缘。贵州历史上的“女酒”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女儿出生时,父母即用糯米为之酿酒,窖于陂塘之中,待女子长大成人,出嫁归来的时候,便将此酒取出来待客,庆贺他们姻缘美满。这种遗风,在水族中保存较为完整,三都的“九阡酒”就是一例,水族定婚,称为“呆亥”,聘礼中无论如何不能缺少一坛酒。在娶亲的前一天,男方除杀猪而外,必须送给女家若干用糯米打成的 粑,还要带去一篮糯米饭。布依族娶亲,要抬若干架礼品,其中必有
粑和米花。侗族结婚,双方都要举行婚礼宴庆,称为“吃糯米饭”,在这一天,一群男青年挑着青、黄、红、绿各色糯米饭、米酒和猪肉,拥着新郎去迎亲。苗族定亲时,男方必遵古俗拿一只母鸡、数条鱼、一坛酒和一包糯米饭去女家,迎亲时还须送去一挑糯米饭,有的是男女双方相约在某地会合,新娘吃了新郎送来的糯米饭才一同至男方家成婚。瑶族姑娘决定要出嫁时,母亲便为她煮一锅糯米饭,用饭箩装好,在夜半时提着到新郎家“过门”,次日才举行婚礼。婚礼过后,男方宴请女家房族、亲戚、朋友吃一顿“婚礼饭”,女方亲友要送糯米饭、 粑、米酒和猪肉给男方家,男方按其数量加一份送给女家,并由女家将送来的糯米饭等物请男方房族吃一餐才算完结。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糯米食品在贵州各民族中,已成为婚俗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