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前言  
  地理环境  
  经济土壤  
  社会结构  
  起源与发展  
  哲学思想  
  宗教文化  
  滇云教育  
  滇云史学  
  滇云文学  
  艺术与科技  
  滇云名胜  
  滇云风俗  
 
 
  首页>>滇云文化>>滇云文学
《南诏德化碑》的文学品位


    自公元8世纪40年代,南诏在唐王朝支持下统一六诏,在祖国西南边疆建立起南诏地方民族政权,到13世纪50年代元军入云南结束大理段氏在云南的统治,南诏、大理作为与唐王朝、宋王朝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

实体,在历史上存在了5个世纪。其疆域以洱海地区为中心,东面与贵州的西部、越南北部相接,西达现在缅甸北部,西北与吐蕃神川(今丽江北)为邻,东北抵四川西南部的戎州。这一辽阔的地域就是孕育南诏、大理文化的土壤,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人民以其智慧创造出了独具特色、内涵深厚的南诏、大理文化。在这一文化体系中,包括文人文学、民间文学在内的多种文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文学内容,使汉晋以来的云南文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丰富了南诏、大理文化的内容,是这一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诏时期与唐王朝交往频繁,官吏使节往来于途,南诏子弟也就学成都,学习汉文化。南诏文化深受唐文化影响,不少汉族作家和诗人留下了他们记述和歌咏有关南诏的作品,促进了南诏书面文学的发展。天宝年间,由于安宁城之争夺以及姚州都督张虔陀的傲慢无礼,致使唐朝同南诏交恶,阁罗凤出兵攻陷姚州都督府,取得唐羁縻州三十余个,天宝十年(公元751)鲜于仲通率8万大军南渡泸水,合围南诏。阁罗凤多次遣使谢罪,请求和解,但鲜于仲通自恃兵多将广,诋呵使臣,唯言屠戮,命将军出兵点苍,阁罗凤万般无奈,求救于吐蕃,从此揭开了唐天宝战争的序幕,南诏和唐开始了一段分分和和的历史。出自阁罗凤的清平官郑回之手,撰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的《南诏德化碑》共三千六百余字,记述了阁罗凤与唐边廷发生矛盾以至武装冲突、天宝之战及叛唐归附吐蕃等事件,不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也富有文学价值。为便于欣赏,现据阮福《滇南古金石录》的校勘、补阙节录碑阳的碑文如下:

恭闻清浊初分,运阴阳而生万物;川岳既列,树元首而定八方。道治则中外宁,政乖必风雅变。我赞普钟蒙国大诏,性业合道,智睹未萌,随世运机,观宜抚众,退不负德,进不惭容者也。王姓蒙,字阁罗凤,大唐特进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之长子也。应灵杰秀,含章挺生,日角标奇,龙文表贵。始乎王之在储府,道隆三善,位即重离,不读非圣之书,尝学字人之术。抚军屡闻成绩,监国每著家声,唐朝授右领军卫大将军兼阳瓜州刺史。洎先诏与御史严正诲谋静边寇,先王统军打石桥城,差诏与严正诲攻石和子。父子分师,两轸凶丑,加左领军卫大将军。无何,又与中使王承训同破剑川,忠绩载扬,赏延于嗣,迁左金吾卫大将军。而官以材迁,攻由干立,朝廷照鉴,委任兵权,寻拜特进都知兵马大将。二河既宅,五诏已平,南国止戈,北朝分政,而越析诏余孽于赠恃铎鞘,骗泸江,结彼凶渠,扰我边鄙,飞书遣将,皆辄拒违。诏弱冠之年,已负英断,恨兹残丑,敢逆大队,固请自征,志在扫平。枭于赠之头,倾伏藏之穴,铎鞘尽获,宝物并归,解君父之忧,静边隅之祲,制使奏闻,酬上柱国。天宝七载,先王即世,皇上念功旌孝,悼往抚存,遣中使黎敬义持节册袭云南王。长男凤伽异时年十岁,以天宝入朝,授鸿胪少卿,因册袭次,又加授上卿兼阳瓜州刺史都知兵马大将。既衔厚眷,思竭忠诚,子弟朝不绝书,进献府无余月。将谓君臣一德,内外无欺,岂期奸佞乱常,抚虐生变。初,节度章仇兼琼,不量成败,妄奏是非;遣越嶲都督竹灵倩置府东爨,通路安南,赋重役繁,政苛人弊,被南宁州都督爨归王、昆州刺史爨日进、黎州刺史爨祺、求州爨守懿、螺山大鬼主爨彦昌、南宁州大鬼主爨崇道等,陷煞竹灵倩,兼破安宁。天恩降中使孙希庄、御史韩洽、都督李宓等委先诏招讨,诸爨畏威怀德,再置安宁。其李宓忘国家大计,蹑章仇诡踪,务求进官荣。宓阻扇东爨,遂激崇道,令煞归王,议者纷纭,人各有志。王务遏乱萌,思绍先绩,乃命大将军段忠国等,与中使黎敬仪、都督李宓,又赴安宁,再和诸爨。而李宓矫伪居心,尚行反间,更令崇道谋煞日进。东爨诸酋并皆惊恐,曰:“归王,崇道叔也;日进,弟也。信彼谗构,煞戮至亲,骨肉既自相屠,天地之所不祐。”乃各兴师,召我同讨。李宓外形忠正,佯假我郡兵;内蕴奸欺,妄陈我违背。赖节度郭虚己仁鉴,方表我无辜。李宓寻被贬流,崇道因而亡溃。又越嶲都督张虔陀,尝任云南别驾。以其旧识风宜,表奏请为都督;而反诳惑中禁,职起乱阶。吐蕃是汉积仇,遂与阴谋,拟共灭我。一也。诚节王之庶弟,以其不忠不孝,贬在长沙,而彼奏归,拟令间我。二也。崇道蔑盟构逆,罪合诛夷,而却收录与宿,欲令仇我。三也。应与我恶者,并授官荣,与我好者,咸遭抑屈,务在下我。四也。筑城收质,缮甲练兵,密欲袭我。五也。重科白直,倍税军粮,征求无度,务欲敝我。六也。于时驰表上陈,缕申冤枉,望上照察。降中使贾奇俊详覆。属竖臣无政,事以贿成。一信虔陀,共掩天听,恶奏我将叛。王乃仰天叹曰:“嗟我无事,上苍可鉴。九重天子,难承咫尺之颜;万里忠臣,岂受奸邪之害。”即差军将杨罗颠等连表控告。岂谓天高听远,蝇点成瑕,虽布腹心,不蒙矜察。管内酋渠等皆曰:“主辱臣死,我实当之。自可齐心戮力,致命全人。安得知难不防,坐招倾败于此。”差大将军王毗双、罗时、牟苴等扬兵送檄,问罪府城。自秋毕冬,故延时序,尚伫王命,冀雪事由。岂意节度使鲜于仲通已统大军取南溪路下,大将军李晖从会同路进,安南都督王知进自步头路入。既数道合势,不可守株。乃宣号令,诫师徒,四面攻围。三军齐奋。先灵冥祐,神炬助威,天人协心,军郡全拔。虔陀饮酖,寮庶出走。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