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派遣司马错灭蜀。秦国以蜀为基地,经营西南地
区。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建立郡县制度。秦统一全国后,即着手开发西南。主要作了三件事:通道、设郡、置吏。由于秦“二世而亡”,其对西南地区的经营刚刚开始就因秦亡而中断。
汉武帝时,从建元年间到元封以后,经过30多年的开拓经营,在经济文化长期交流、密切联系的基础上,通过政治招徕与武力征讨,在西南夷地区设置了牂牁、越嶲、沈黎、汶山、武都、犍为、益州七郡。其中,沈黎、汶山、武都三郡在大渡河以北,牂牁郡辖17县,其中11县在今云南东部。其余在今贵州西部。越嶲郡辖15县,其中三个县在今云南西北部,其余在今四川西昌地区。犍为郡辖12个县,后分设犍为南部都尉,辖5县,在今云南昭通地区,其余在今四川南部。益州郡辖24县,全部在今云南,郡治在滇池县(今云南晋宁)。
益州等四郡的建立,标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郡县制度在云南的全面确立,为云南始终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奠定了基础;为祖国西南边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郡县制度在云南的确立,把诸部族的大小土长封赐为王、侯、长,使之大小相属,上下统领,加强了政治上递相隶属的关系,并成为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南夷诸部林立、互不统属的局面。
澜沧江以西,是哀牢人居地,益州郡中的嶲唐、不韦两县即在哀牢境内。为加强对哀牢地区的统治,东汉王朝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设置益州西部都尉,治嶲唐(云南保山),统领哀牢人与昆明蛮,管辖不韦(云南施甸)、嶲唐(保山)、叶榆(大理)、邪龙(云龙)、云南(祥云)、比苏(兰坪)六个县。
过了两年,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东汉王朝以益州西部置永昌郡,成为直属中央王朝的行政区划。永昌郡管辖8个县,县虽少,但管辖的范围很大,包括今云南的大理州、保山地区、德宏州、临沧地区、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等地以及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中上游地区。
三国时期,今云南称为“南中”。当时的南中,大姓称霸,与孙吴政权遥相呼应,严重影响蜀汉的后方与进军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诸葛亮曾试图以政治方式解决南中问题,但毫无效果。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死,刘禅继位,诸葛亮辅政。在此危难之时,“南中诸郡皆叛乱”[1]。为安定南中,给北伐中原创造条件,诸葛亮于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率众南征。春三月,蜀汉大军分三路进军,一路势如破竹,秋八月三路大军在滇池胜利会师。南中大姓皆向诸葛亮投降。为巩固对南中的统治,给蜀汉建立一个安定的后方,诸葛亮集中力量恢复和调整南中的郡县体制和行政机构。把东汉时的南中牂牁、益州、越嶲、永昌四郡调整为建宁(曲靖地区)、云南(大理地区)、永昌(保山、德宏等地)、朱提(昭通地区)、兴古郡(文山地区)、越嶲(四川西昌)七郡。建宁郡是原益州郡的中心区域,设置建宁郡后,治所从滇池县(晋宁)迁到味县(曲靖)。南中七郡由降都督统领。降都督和南中七郡的建立,使云南的郡县体制进一步合理,加强了南中与蜀汉的联系,巩固了蜀汉在南中的统治。
景耀六年(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冬,魏灭蜀。此时南中为大姓霍弋控制。蜀汉后主降魏,霍弋率南中大姓降魏,受命为南中都督。
西晋泰始六年(公元270年)八月,晋廷将隶属于益州的南中七郡中的建宁、云南、兴古、永昌四郡划出来设立宁州,直属朝廷管辖,而牂牁、越嶲、朱提三郡仍属益州管辖。
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晋武帝废除宁州,将云南、兴古、建宁、永昌四郡归属于益州统领。设置“南夷校尉”管辖。南夷校尉在南中的地位与作用类似都尉,持节统兵镇守南中,统领诸夷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