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前言  
  地理环境  
  经济土壤  
  社会结构  
  起源与发展  
  哲学思想  
  宗教文化  
  滇云教育  
  滇云史学  
  滇云文学  
  艺术与科技  
  滇云名胜  
  滇云风俗  
 
 
  首页>>滇云文化>>社会结构
北周至初唐的羁縻府州


   从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74)至北周亡(

公元581),有234年。这一时期巴蜀成为争夺的疆场,成都易主不下十次。得蜀者外有强敌,自顾不暇,当然无力经营南中。南中为大姓统治,大姓恃远擅命,争长称雄。当李雄时期,霍、爨二氏最强,到咸康五年(公元339),“建宁太守孟彦率州人缚宁州刺史霍彪降于晋”[1]。爨氏并吞其他大姓,统治滇东区域,称霸南中。但爨氏始终为益州一部分,并没有建国独立,凡得势于蜀的王朝,都与爨氏联络,通过爨氏统治南中。南中与内地的联系分不开、割不断。

萧梁时期,武陵王纪于大同三年(公元537)为都督益州刺史,他在蜀17年,大力开发宁州,加强与南中的联系。使宁州贡献的方物十倍于前人[2]

大同末年,徐文盛为宁州刺史,他“推心抚慰,示以威德,夷僚感之,风俗遂改”[3]。他是永和三年以后200多年间,最有作为的宁州刺史,为加强对南中的统治,改善了民族关系作出重要贡献。

梁承圣二年(魏废帝二年,公元553)西魏将领尉迟迥乘武陵王萧纪征讨侯景率兵东下时,以精甲锐骑进围成都,尽得巴蜀之地,即以尉迟迥为益州刺史。公元557年,南朝梁亡于陈,陈无力控制益、宁二州之地,这里即为北周所有。

大象二年(公元580)七月,北周任命将军梁睿讨平益州,随后任命梁睿为益州总管。梁睿两次上书请求略定南宁州,置总管府。他建议在南宁州设置郡县,并对“熟蛮”征收租税。一则可以加强对蛮夷的控制,二则有益于军国发展势力,第三可以“拓土开疆”、“远振威名”[4]。根据梁睿的建议,北周设置南宁州总管府,任命爨氏为南宁州刺史。

爨氏称霸以后,自相承袭,尽管南朝对南中已不能实行直接切实的统治,但依然不断任命宁州刺史。南中大姓被任命为官的为数也不少,但他们与外籍官员一样是“流官”,有任期、不能世袭,且大都是在外乡他郡任职。北周任命土长爨瓒为南宁州刺史,开任命当地酋首土长为地方郡县长官的先例。从此以后,经隋至唐代天宝初年的爨守隅,都由中央王朝任命爨氏为刺史、都督,约二百年。这不仅与汉晋以来的边郡体制不同,而且与南朝的情况也大不相同。北周任命土长为刺史实是边疆郡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唐代羁縻府州的先声。

北周设置南宁州,下辖朱提、建宁、兴古、云南四郡。其境界广袤二千余里。北面相当于今滇东北昭通地区和今四川为邻,南面相当于今文山州与今越南接壤,东面与今贵州分界,西面达澜沧江以西。

隋王朝建立之初,云南仍然为爨氏控制。开皇五年(公元585)左右,隋朝利用爨氏内部纷争,任命韦冲(亦作“韦世冲”)为南宁州总管,持节抚慰。北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为州、郡、县三级。但郡县建制日趋混乱,到北周时,出现有官无土、有牧守而无人民的怪事,形成“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庞大地方行政机构。隋文帝于开皇三年(公元538)悉省诸郡,以县直隶于州,把东汉末年以来州、郡、县三级管理的地方行政机构改为州县二级。韦冲到南宁后,省郡设州,取消南宁州总管府,设置昆、恭、协三州,初步改变了自晋永嘉以来南宁州郡县繁多混乱的局面。昆、恭、协三州的刺史仍然任命土长担任。不久爨氏反叛,隋王朝两次派兵镇压,给爨氏势力以沉重打击,对于加强中央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巩固统一,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唐代在隋朝的基础上,对过多的州县力加并省,过去监察太守或管辖诸郡的州刺史,此时已直接管辖县令。为加强对州的管理,在州之上设置道。先为10道,到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10道变为15道。道作为地方的大政区形成定制,西南地区设置剑南道统辖诸州。

唐朝于武德元年(公元618)改隋蜀郡为益州,置总管府,管辖17州。其中嶲、戎、南宁、昆、恭五州在云南地区。武德三年(公元620)置嶲州总管府(今四川西昌),七年(624)改为都督府。贞观六年(公元632)置戎州都督府(今宜宾),唐朝以嶲州和戎州都督府为据点经略和控制云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