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是傣家人又一类风味十足的佐餐食品,傣族话称为“辣咪”,其种类繁多,吃法各异。有番茄酱、花生酱、螃蟹酱(辣咪布)等。
傣族的生菜以“牛剁生”、“白旺”和牛“撒撇”最为典型。“牛剁生”就是用精瘦牛肉捣烂,拌以切细的多种佐料,用刀反复剁,然后用各种生菜和糯米饭蘸着吃。“白旺”即生猪、狗血。当杀猪、杀狗时,将血接下,拌入盐、芫荽、蒜、葱等佐料及炒熟的肉片即可。牛“撒撇”即牛的苦肠,杀牛时将苦肠取出,用肠液拌各种凉菜吃。
傣族的副食品种类较多,以稻米为原料制作的为主,如以糯米制作的糯米粑粑、糯米油果子、油炸糯米圈、粽子、“毫罗梭”等。傣家粽子较小,用白糯米或紫糯米加花生、芝麻、瘦肉等制成,包成长四寸的三角形。“毫罗梭”是傣族典型的点心,又叫做石梓花粉粑粑,制作时先将糯米泡软,磨成浆,拌以石梓花粉、芝麻、花生面,用芭蕉叶包成两寸宽、三四寸长的小包。以饭米制作的副食有米线、卷粉(米干)等。
香竹饭是傣家别具风格的食品,每年香竹发时,取香竹一节,装入泡好的白糯米或紫儒米及花生,放入锅中煮熟,然后放在火炭上烘烤,到竹筒焦黄时将其一剖两半即可食用。
(二)傣族的饮食习俗
居家食俗:傣族吃饭时男女可同桌,男子面向火塘,女子背面火塘。吃时要等老人先动筷,女子不能披发,男女不能把脚分叉开。早上出外劳动,用芭蕉叶包一包饭及咸菜即可。若劳动场所离家较近,太阳高升时回家吃早饭,下午三点左右回家吃午饭,但都较为简单,只有晚餐才较认真。
节日食俗:节日时各家都要做大量粽子和“毫罗梭”,轮到做“摆”的寨子则杀猪宰牛,做卷粉、凉粉等,届时附近村寨的亲戚朋友及其他民族的朋友都会来过节,主人摆酒席热情招待。街天,傣家人在街头炸糯米圈、糯米果及糯米粑粑出售,赶街者多要吃一碗米干,德宏地区的则吃一碗饵丝,姑娘们则爱吃辛辣十足的米凉粉。
婚礼食俗:傣族结婚时男家和女家都要杀猪宰鸡,条件好的人家还要杀牛。届时两家都要摆酒席。
宗教活动食俗:傣族祭寨神时,各家出鸡、米并凑钱买一条牛在祭寨神处宰杀。祭神后将牛宰杀,当场煮熟后由男人吃,妇女和儿童不吃。每当赕佛、赕塔时,各家就准备紫糯米饭、油炸粑粑、粽子、肉及各种水果做祭品,供晚上不回去的老人食用。届时各家也准备各种好吃的食品。
傣族欢宴生育食俗:妇女生育后五天内不能吃油腻食物,只吃烤糯米饭团,喝“亚丁”草煮的水。五天后可吃一些蔬菜和鸡、猪肉,但不能吃花毛鸡,一个月内不能吃牛肉,断奶前不能吃酸竹笋、螃蟹酱等。
(三)傣族饮食习俗的特点
第一,傣族饮食文化的内涵比较丰富,具有众多的层次和独立的品格,并与其他文化现象相融合;第二,饮食活动是人们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已超出了满足身体需要的范围;第三,饮食活动受宗教观念影响较大。
网页编辑:金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