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与中华民族的融合


王明德 陈爱平

  如果说中原地区的早期都城阳城、阳翟、斟寻、原、老丘、西河、洛内、蕃、商、砥石、西亳、傲、相、邢、殷、朝歌等民族融合的初始结点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开创之功的话,那么秦汉以来的咸阳、长安、洛阳、开封、南京等则是民族融合的中流砥柱,对中华民族的大发展、大融合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

宋、辽以后的北京则集民族融合之大成,将境内各民族淬于一炉,熔铸而成今天的富于活力和创造精神的中华民族。

  注释

  [1]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和发祥地,华夏族在这里肇兴,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在这里形成,标志着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迁徙、大融合时代到来的炎、黄两部落的融合就始于以中原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此说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原始起点。

  [2]关于夏、商两代都城屡迁问题,《竹书纪年》等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学术界似乎已成定论,但张国硕先生在其著作《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却指出:古代有关夏商都城“屡迁”的文献记载有误,当今学者应该重新审视和解释夏商时代所谓都城“屡迁”问题,并列举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等地考古发掘材料,证明夏商时代并不存在都城“屡迁”现象,至于文献所载夏商时代的多处都城,是由于实行主辅都城制度所致,主都的稳定性与辅都的迁徙性是这一时期都城变迁的特点。这种观点不失为一种创新,但要令人信服,还需要多方面论证。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99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247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

   [5]汤因比:《历史研究》,第43~4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6]关于迁洛的鲜卑人数,史书载“步骑百余万”,加上百官僚属,人数更多。学者考证,南迁总数约四五十万比较可信。

  [7]李炳均、刘敬坤:《关于历代建都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及建都特点的初步研究》,第39页,《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8]列宁:《列宁选集》第19卷,第50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9]叶骁军:《都城论》,第8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葛剑雄:《葛剑雄自选集》,第11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来源:《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第二辑》 (经内蒙古社科院授权)

网页编辑:孟春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