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文化的存在。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同民族历史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在文化的现实横切面上,能细读出历史的年轮,甚至还能发现洪荒时期的孑遗。即使在今天一些崭新的文化领域追根寻源,也能在很远的年代找到它的历史源头。
人类从洪荒时期至
今天,随着生产样式的变化,一共经历了原始采集和原始狩猎文化、草原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前工业文化、后工业文化这六种文化形态。凡是经历过这六种文化熏陶的民族,今天在精神层面上就达到很高层次,凡是只经历了六种文化中某几种的民族,在精神领域就会因某些欠缺而产生一些畸形现象。在世界学术领域,对其他几种文化形态的研究,真是硕果累累,而对草原文化则相当鄙薄,甚至以野蛮文化对之,殊不知了解草原文化是了解世界历史文明的一把重要钥匙。
文化是人意识活动的外化。人的生理器官与猛禽凶兽相比较,攻击能力防卫能力几乎与驯鹿、绵羊的低水平相当;但他还是经受了物竞天择的严酷自然法则的考验,不仅把种保存了下来,而且成为万物之灵长。根本的一条是人得天独厚具有意识和由意识外化出来的文化。
文化最初是为补充生理器官的不足而诞生的,是为了给生命助长威力,增加生命在维持自身存在和种的延续方面的优势,也就是提高人在动物世界的竞争力。人类第一次的竞争对象是动物,那时竞争的手段非常残酷,是血淋淋的,不是你死就是他亡。文化是竞争中制伏其他动物的强有力的武器。
生命本质表现为多种欲望,以及由这些欲望激发出来的各种冲动,不同的冲动表现为不同的力。生命最本质的欲望是占有。从而就有占有的冲动和表现占有冲动的力。占有的内容是十分繁复的。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占有空间、占有时间、占有金钱、占有财物、占有人……在满足占有欲望的过程中,生命表现出许多属性:贪婪性、好斗性、进取性、破坏性、冒险性、守恒性、苟且性、残暴性、好逸恶劳性、排他性。这些性彼此之间并不总是统一的,许多时候表现为对立的两极。哪一极占主导,这就要看以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为转移。
当人的意识能使人感受到必须联合起来和动物在大自然的空间竞争时,文化的任务就不仅是弥补人的生理器官的不足,而且成了独立于人的一种力量,并反过来要调教人的生命。当人作为个体活动时,他的生命冲动属性并无善恶是非之分。这种区分只是在人结成群体进而成为社会组织的时候,按照群体利益而产生的伦理道德对人的行为进行分类编码的结果。从此,文化对生命就形成一种制约,对生命有所肯定,也有所否定。
生命冲动表现的力量是多种多样的,从方向上区分,生命的力有箭头指向正前方的直线的力,有螺旋上升的力,有沿着弧线最后形成为一个起点与终点叠合成圆的力;从情态上区分,有动态的力:如进取力、创新力、搏斗力;有静态的力:如守恒力、耐力、循环力。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生命的力;否定了就等于宣告生命的死亡。但是不同的文化对于不同的力则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因此,文化也就有动态文化和静态文化之分。草原文化和商业文化、工业文化都是动态文化,而农业文化则是静态文化。
动物中凡是食肉的都是十分凶猛的,草原民族是食肉的,因此身上充满着活力。牧业民族虽然能饲养牲畜,维持生命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天灾人祸时刻唤起他对强化自身力的警觉,不敢有所怠慢。畜群不停地随水草运动,牧民也得随畜群变换空间。生产、生活的动势就使人的心理活动无法固定有一个狭小的空间。牧民无日不在动态中求生存。大自然对牧民是十分严酷的,风霜雨雪,雷电水火,常常把牧民逼到生死边缘作殊死拼搏。部落与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畜群与草场,为了抢婚,也经常发生暴力冲突。草原民族一旦力量充足时,他们就要向富裕的农业区进攻,常常搞得血流成河。因此,征战、杀伐充满了他们的生活,这就决定了牧民对生命活力的追求与倾慕。草原文化也就带有如下这些根本特点:1.不主张禁欲,而是有条件地纵欲。欲望是力的源泉,生命的活力是与旺盛的欲望密切相连的。一种能保护正当欲望的文化机制才能使生命之火冒出熊熊火焰。2.使人的情感有宣泄的自由度。智力的喷射有赖深邃的理性;体力的炫耀则赖感性的激励。高扬生命活力就不能遏制人的情感的喷涌。马背民族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怨憎,而这都是生命的光华。文化所能为这种光华增彩添色,无疑将会强化生命的力度。3.尊重个人。在游牧民族的征战杀伐中,胜负决定于个体成员的素质,因此个人英雄主义就是草原文化机制所培养、鼓励的。崇力崇情崇个体,构成了草原文化的基本特色,这正顺应生命的真实和人性的本色。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中,生命不会萎蔫,人性也不会扭曲,人就能得到健康发展。商业文化比草原文化高了一个层次。
商业就意味着商品流通。与商品流通同步的是人的流动。商业的利润是在流通中获得的,停止了流通就停止了商业,这就决定了商业文化的动态特征。商业的存在就是在追求无止境的利润,它激发着人对市场亦即新空间的占有,蹈艰履险,冒死犯难都在所不辞,这就需要不停地激发人的进取和冒险精神,因此商业文化的内核和草原文化一样是崇力崇情崇个体,高扬人的生命活力的文化。
草原文化与商业文化相似还有着历史的沿革。商人和商业是由牧业民族创造出来的。因为牧业给人的生活资料是有限的,许多东西不得不仰仗农业区。牧业民族最初不懂得平等交换,他奉行的是“拿来主义”,主要方式是抢劫掠夺。在掠夺受阻的情况下,才创造出商人和商业。许多游牧民如腓尼基人、希伯莱人(即犹太人)、阿拉伯人、甚至像今天中亚的乌兹别克人、维吾尔人都是喜于经商的民族,丝绸之路能出现在中亚、西亚,和游牧民族有着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