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北方文化与草原文明
关于北方游牧文化起源的探讨


乔晓勤

  处于我国北部边陲的内蒙古,在史前时代恰好处于中原的农业文化区与东北亚草原文化区的交界地带,因而本地区的考古学研究不但可以建立区域性的文化发展谱系,而且具有相当的国际意义。在研究草原地区游牧文化的起源及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关系方面,内蒙古的考古材料有独特的价值

  在过往的四十年中,内蒙古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就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而言,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已有一定数量的细石器地点发现于内蒙古的东西部各地[1],使日人滨田耕作的调查材料得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2]。20世纪70年代开始,鄂尔多斯青铜器的发现和全面研究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辽河上游、内蒙西部黄河流域众多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发
[3],都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本地区的史前文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考古工作者曾结合历史文献,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与历史上的“鬼方”、“东胡”、“匈奴”等联系在一起[4]。近年来在内蒙西部发现的朱开沟、老虎山等遗址的考古材料中显示出由距今3500年起,气候有明显地转向干凉的趋向,因而有的研究者认为,这些遗址的早期农业文化后来随气候变化转化成为游牧文化。虽然如此,对于内蒙古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北方地区游牧文化的发生问题,在考古学文献中还较少做全面分析。而这一问题无疑是我们研究北疆考古时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作些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按照人类学家的看法,畜牧业是人类的一种主要的生存方式。畜牧生计是人类对大草原、山区、沙漠、或其他早期农业文化所不能适应地区的文化适应[5]。而畜牧(pastoralism)主要是指人类驯化、管理牛、马、绵羊、山羊、骆驼、驯鹿等有蹄类的群居性家畜的生活方式。早期畜牧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群体伴随寻找水、草而移动的畜群而有季节性的迁徙,鲜少长期定居。由于移动性生活需要广阔的游牧圈,所以与农业社会相比,游牧社会的人口密度明显较低。畜牧业主要有四种类型,即:1.冻土牧民。2.草原牧民。3.沙漠、沙漠绿洲牧民。4.热带干草原牧民。其中的第二类型以马、绵羊为主要家畜,其次是牛和双峰驼,第三类型主要有骆驼、山羊这两种驯化动物,而绵羊的比重也很大6

  游牧文化是欧亚大陆北部高原的主导性文化,从黑海北岸一直到蒙古高原都是这一文化的分布区。在详细讨论实际的考古材料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游牧文化生成的基本条件和方式先进行一些简单的讨论。在自然生态条件方面由黑海经高加索山脉到里海,再进入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一线,基本处于北纬40°以北,由此向北跨越约20个纬度,分别到勒拿河、叶尼塞河、伏尔加河中游一带是欧亚大陆游牧文化的主要分布区。这一广阔地域的主要地貌单元包括山脉、高原草原、沙漠,其间又有一些大小河流、湖泊等。处于这一文化带上的蒙古高原现今冬季的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干燥指数线在1.5~2之间。本区内的主要植被是各类耐寒的草本植物和灌木。自更新世末以来,以有蹄类为主的哺乳动物在这一地区有广泛分布。这种基本生态条件在整个上述欧亚草原地带有普遍的相似性。

  就世界范围的考古材料来看,游牧文化的产生是与人类驯化动物以获取更大量可靠的食物资源的尝试有关的。在更新世晚期的近东,人类的狩猎活动越来越集中于鹿、羚羊、野羊这样一些有蹄类动物上。跟随这些动物的逐水草移动,人类开始了季节性的群体迁徙。考古学的证据表明,野羊为这一地区的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肉类和皮毛,这一阶段人类的狩猎活动涉及各种年龄和性别的动物。从大约公元前9000年开始,人们的狩猎出现了某种选择性,这一时期的人们食用未成年的野绵羊,占其所猎取羊总数的50%,同时,所猎的雌性动物的比例下降。这说明当时人类已知将雌畜保留下来用以繁殖的知识,到公元前7000年时,人类已可以将绵羊由其原自然居住地带到约旦河谷驯养了[7]。值得注意的是,近东早期的动物驯化往往是和植物栽培结合在一起的,而在欧亚草原地带作为单一适应形式的畜牧业大量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以后[8]。有些考古学家认为,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专门化的畜牧业发生于农业进一步集约化。灌溉系统的出现,以及相应的人口增长,社会组织化加强之后,畜牧业的专门化是社会生产分工进一步精密化的产物[9]。另一方面,畜牧业从农业中游离出来后,其有效发展的区域是那些不适宜于农业的干凉草原地带。在人类总体的适应方式中,畜牧业是一种有用的策略,它可以把绿草和灌木这类人们不能直接利用的能源转变为可资运用的食物产品:奶、血、肉。

  在整个欧亚草原地带,大量游牧部落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一千年以后的事。导致农耕、畜牧混合型经济向单一畜牧业转化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气候的变化。在这一地区,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气候逐渐转凉。到公元前2000年中叶,曾出现过一段气候变暖的时期,而到公元前1200~前500年期间,再进入一个新的清凉、干燥期[10]。人类在欧亚草原及邻近地区生计方式的主要转变即发生于这一个阶段。从上述有关游牧文化的概述中,我们也许能初步归纳出游牧文化起源的一些规律来。1.游牧文化最初的发祥地多位于草原和农业区域的交界地带或邻近地区,在那里畜牧业发生之前曾存在过一种持续较长时间的农耕、畜牧混合型文化(这一阶段单位畜群的规模相对较小);2.游牧文化产生于特定的气候与地理条件下,单纯的畜牧业产生后即向先前人类未曾开发的高纬度草原地带移动,并逐步形成在较广大地域内较低密度的(通常处于季节性流动的)人口结构;3.游牧部落不断以和平或冲突的方式与其相邻的农业群体发生联系。但游牧文化一旦形成,则较少重新转化为过去混合型文化的张力,农业文化也不具备向不适于农耕的干旱草原地区扩张的能力。因而,在长时间内游牧文化都处于与农耕文化平衡发展的状态下。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