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在北方大漠草原和深山密林中生活着许多游牧、渔猎及农牧结合的民族,他们虽然族属不同,语言、文化、风俗也有差别,但他们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而历史上北方民族创制的文字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1.突厥文字。
突厥是活跃于6-8世纪的北亚古代民族,曾经建立了强大的游牧国家,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突厥文,亦称突厥儒尼(Runic)文,是突厥族创制的记录本族语言的文字。它的出现,使北亚游牧文明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它的分布范围很广,西至东欧的顿涅茨河、多瑙河,北至剑河和贝加尔湖地域,西南至吐火罗斯坦、费尔干盆地,南至昆仑山北麓,东南延伸至河西走廊。中国古代的回鹘人、黠戛斯人、突骑施人都曾经使用这种文字。
突厥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突厥文的结构有以下特点:字形以点、线、弧构成,形体方整,不连写,有异于印欧型文字,而同汉文、契丹文、朝鲜文较为接近;属音节、音素混合型文字,字母表音,但有个别表意符号;由38-40个符号组成,其中元音8个,有8对符号表达的辅音书写方位可颠倒,辅音有清、浊之分,元音有圆唇、不圆唇之别。
独具特色的突厥文字是突厥人智慧的结晶。现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用突厥文撰写的碑刻资料多有发现,突厥文也已经被学者们释读成功。突厥文已经成为我们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2.回鹘文字。
回鹘文是古代书写和记录回鹘语言的一种文字。回鹘亦称回纥、畏兀,是中国史籍上对维吾尔族的称呼。历史上,回鹘源自铁勒,铁勒又源自匈奴统治下的丁零部落。7-8世纪,回鹘人游牧于蒙古高原上的色楞格河与鄂尔浑河流域。744年,回鹘取代突厥,在蒙古高原上建立起强大的回鹘汗国。840年,回鹘汗国在黠戛斯人的攻击下灭亡,回鹘人分三支西迁,其中一支在天山南麓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850-1250年)。此期间,回鹘文逐渐取代了昔日漠北时期使用的突厥文。宋元时期,回鹘文通行于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诸地,被广泛用以书写诏告敕令、宗教典籍、文学作品、契约文牍和历法医籍,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成为我们今天认识与研究古代维吾尔族与中亚诸族极为珍贵的资料宝藏。
回鹘文是音素文字,由18-23个字母组成(因时代早晚字母数有所不同)。在23个字母中,5个用来表示8个元音,18个用来表示21个辅音。字母的写法有字头、字中、字尾之分,形式不一。早期的文字由右向左横写,后来改为自上而下、从左往右直行竖写。在字体上,有棱角突出的刻经体,有笔画圆润的写经体,有龙飞凤舞的草书体,也有线条流畅的行书体,还有书写直硬的硬书体及字体紧凑的活字体。14-15世纪时,在伊斯兰教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回鹘文逐渐废弃不用,而代之以阿拉伯字母的文字。
3.契丹文字。
契丹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贡献多、影响大的古代民族,她建立起的辽王朝(907-1125年)与北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契丹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契丹族与历史上的库莫奚族同源,为鲜卑族宇文部的一支。4世纪末,契丹族繁衍生息于西拉沐伦河流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907年,契丹人在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建立起强盛的大辽(契丹)王朝。为了适应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
920年,创制颁行了契丹大字。
契丹大字与汉字的关系十分密切,汉字可以说是契丹大字之源,它是借助汉字的形、音、义,也有改造汉字而成者,同时保留了汉字的方块字形。契丹大字颁行不久,又发明了契丹小字。契丹小字是契丹人参考回鹘文字而创制的一种拼音文字。契丹小字由1-7个不等的基本读写单位—“原字”所组成。它是参照汉字和契丹大字造成原字,并参照汉字反切创出拼音的方法,以原字作为基本读写单位拼成字(词)。契丹小字多为合成字,排列顺序一般为先左后右,二二下推。它的特点是“数少而该贯”,即原字虽少,却能把契丹语全部贯通。
契丹文字通用于辽朝和金朝前半期,多用于记功碑、诸部乡里之名、外交书函、旗帜、符牌、诗歌、译书、考试、哀册和墓志铭等方面,而平民百姓多不掌握。1191年,金章宗诏废契丹文字,但契丹字仍在西辽王朝(1124-1211年)中使用。
4.西夏文字。
11-13世纪,在我国西北部活跃着一个势力强盛的羌系游猎民族—党项族。1032年,党项首领元昊继承王位,并开始了正式立国的准备活动。1038年,元昊公开裂土称帝,建大夏国(1032-1227年,史称西夏),与北宋、辽朝抗衡。当时西夏北边的契丹、西北部的回鹘、西南方的吐蕃和东南方的北宋王朝均有文字,故创制西夏文字已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必需。元昊令大臣野利仁荣创制了西夏文字。
西夏文共有6000多个字,它是借鉴了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汉字而成的。此文字对于认识汉字的人来说,正如清朝著名西北史地学者张澍所言:“乍视,字皆可识;熟视,无一字可识。”也就是说,从形体上看,西夏文字和汉字很相像,但又有不同于汉字的特点。西夏文从文字构成上可分为单纯字与合体字两大类。单纯字一般笔画较少,从音和义的角度上不宜再分解,它构成新字的机会较多,是组成文字的基础。单纯字可分为两种:表意单纯字、表音单纯字。前者多记录常用词,有固定的字义;后者通常为借词、地名、人名或佛经真言注音。合体字包括合成字、互换字和对称字三类。合成字是由两个字、三个字,有的甚至由四个字组成一个字,组字时一般只用一个字的一部分,也有时用一个字的大部分或全部。组合方式有60多种。合成字可分为会意合成、音意合成、间接音意合成、音兼意合成、反切合成、长音字合成等。互换字是把一个字中的两个部位交换位置组成新字,新组成的字和原来的字往往在字义上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常连起来共同组成一个词或词组。对称字是另一种合体字,即一个字的左右两部分相等。西夏文从创制到终止,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达460余年,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5.女真文字。
女真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12世纪初,以游猎为生的女真族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1115年,在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建立了大金王朝。1125年、1129年,金朝分别攻灭了辽朝、北宋王朝,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北方民族政权,与南宋及西夏成三足鼎立之势。1234年,金朝被大蒙古国攻灭。
女真兴起时,受契丹文化影响较深,故女真文字是在契丹字直接影响和汉字的间接影响之下创制出来的。女真文字也有大字和小字之区别。1119年,大字为完颜希尹制成并颁行,小字于1138年创制并颁行。此后,女真大、小字并行使用,终金一代始终如此。完颜希尹创造女真大字的原则是“依仿契丹字制女真字”或“依仿汉字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女真字初创时曾力求速成和完善,它对契丹字和汉字采取了加笔、减笔、变形或照搬等几种方法。具体制字方法是:以汉字为“基字”,或取其意义,或取其读音,增减或改变其笔画而成;以契丹字为“基字”,或取其意义,或取其读音,增减或改变其笔画而成;以既制成的女真字为“基字”,增减或改变其笔画,制成与原字意义有关联或读音相类似的新女真字。
女真文从创制到废止,流行于我国北方达200余年,它丰富了汉语语汇,影响了汉语语音,在形成今天简化汉字和普通话的漫长历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6.蒙古文字。
13世纪,勇猛善战的蒙古骑兵驰骋在从东海到亚德里亚海这片辽阔的欧亚大陆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形势的发展,迫使蒙古社会尽快创制自己的文字。1204年,成吉思汗在征服乃蛮部后开始采用回鹘字母拼写蒙古族语言。这种表述蒙古语的书写系统,就是现行蒙古文字的前身,通称为回鹘式蒙古文。
回鹘式蒙古文共有19个字母,14个为辅音,5个为元音。每个字母在词中的位置不同,写法也略有变化,即词首、词中和词末三种变化。拼写时一般以词为单位,上下连写,有时一个词也可分为两段书写。字的秩序是由上往下,行款是从左至右。它流行于整个大蒙古国境内。
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颁行“蒙古新字”,俗称“八思巴字”。这种方块文字由梵藏文字母演化而成,有42个字母,其中母音10个,子音32个。它主要用在官方文书、印篆、碑刻、牌符、钱钞等方面,流行不广。回鹘式蒙古文仍通行于民间。元成宗时,蒙古族学者搠思吉斡节尔对回鹘式蒙古文予以改革,并于1305年著有《蒙文启蒙》之语法书,为以后蒙古语文规范化奠定了基础。1587年,喀喇沁部学者阿玉喜创制了一种名为“阿力嘎里”的文字,专门在音译梵藏佛教经文时使用,从而对大量翻译经文、促进蒙藏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1648年,漠西蒙古和硕特部的咱雅班第达鉴于回鹘式蒙古文的一些音标不能清楚表达卫拉特方言的一些语音,创制了比较接近卫拉特方言口语的托忒蒙古文。该文共有31个字母,其中元音7个,辅音24个。现新疆蒙古族大多使用托忒蒙古文。总之,在蒙古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各种蒙古文作为一种载体,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得以保留至今。
7.满族文字。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女真族是满族的先人。金朝灭亡后,女真文字使用范围日益缩小,至明朝中期已失传,满族人只好使用蒙古文字。
清太祖努尔哈赤率满族兴起后,于1599年命额尔德尼与噶盖二人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了满文,史称“老满文”或“无圈点满文”。由于满蒙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差异,给直接用蒙古文字母书写满洲语音带来了许多不便,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命达海修改满文。达海在满文字母上加了圈和点,使字母在表达语音方面更加精确。改革后的满文史称“新满文”或“有圈点满文”。满文字母有6个元音、19个辅音和10个借音,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音位。满文共有12个字头。满文的每个字母有3种形式,即词首、词中和词尾的书写形态。满文是以词为单位书写,笔顺是先自上往下书写该词的主干,再按先左后右和先上后下的笔顺加点或圈。满文的行款是由右向左。组成满文的笔画有6种:字头、字牙、字圈、字点、字撇、字尾。字母无大小写之别。
满语是满—通古斯语族中唯一具有文字形式的语言,在清朝称之为“国语”。有清一代,留下了无以数计的满文档案、文献及古籍,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